《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是三门峡市推进“四大一高”战略取得的又一丰硕成果,标志着黄河金三角区域发展迎来新的发展阶段,也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先行先试、善做善成、敢为天下先的实干担当精神。作为面临着“经济转型”与“加快发展”双重压力和双重任务的卢氏县,就要抢抓《规划》组织实施的战略机遇,积极主动地融入《规划》发展大格局,求真务实、准确站位、积极作为,为建设创新开放、富裕文明、平安和谐、生态宜居三门峡作出应有的贡献。
一、审时度势,用战略眼光抢抓机遇
机遇至关重要,机遇千载难逢。《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规划》是国务院从国家战略层面出台的全国唯一跨省交界地区协调发展的重要规划,对于探索省际交界地区发展新路径、推动我国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推进区域一体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规划》的批复不仅为三门峡市持续实施“四大一高”发展战略,实现经济转型升级、跨越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也为卢氏县转型发展、跨越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和更大的平台。我们要紧紧抓住《规划》的组织实施,准确认识机遇,有效把握机遇,创造性利用好机遇,果断作为,积极融入到黄河金三角发展大格局。
一要保持清醒,正确认识面临机遇。《规划》中明确提出的体制机制、财政、金融、土地生态补偿和企业扶持5大类22条政策机遇,涉及着力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着力加快区域产业分工协作、着力加强生态环境共保共治、着力基本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全面提升整体经济实力和发展水平等方面的政策支持红利巨大,对卢氏发展来讲至关重要。当前卢氏正处于一个极其重要的关键时期,既有欠发达地区经济总量比较小、产业层次比较低、基础设施薄弱等发展相对滞后的“短板”,也有山水资源得天独厚、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生态资源特色鲜明和矿产资源储量丰富的巨大“潜力”,后发优势比较明显;既有再接再厉乘势而上、缩小与先进地区差距、再树卢氏形象的发展机遇,也有放弃努力停步不前、进一步拉大与先进地区差距、失去应有地位的困难和挑战。因此,我们要有发现机遇的敏锐慧眼,正确认识面临的发展机遇,保持清醒,进一步提高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抓住机遇加快发展。
二要倍加珍惜,积极主动把握机遇。机遇难得,机遇易逝。规划中提出的各项政策机遇,对卢氏来讲,意味着生态文明建设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机遇的“双叠加”,“绿水青山”保护与“金山银山”建设机遇的“双利好”,保护与发展的“双赢”,应当深刻认识,敏锐捕捉,牢牢把握。要结合区域经济发展规律,善于把握时机,结合卢氏实际,仔细研究《规划》的相关政策,深入研究《规划》的具体内容,深刻领会,准确把握,找准国家政策与卢氏发展的结合点,充分挖掘自身优势,谋划更多更好的项目,以项目建设为载体,争取资金、争取政策、争取国家和省级有关部门的支持,切切实实把政策机遇转化为发展的强大动力,努力使一些大项目、好项目落户卢氏,真正变边缘为前沿、变后队为前队,争当区域发展排头兵。
三要果断作为,科学运作用好机遇。抢抓机遇,关键在于决不能让机遇同我们失之交臂。这次机遇是历史性的,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我们要加快发展,必须心无旁骛,凝神聚气,反应快速,全力以赴,抓好用好机遇,把我们的发展思路与国家、省政策“对上表”“调好频”,因势顺变,完善优化发展思路;要充分用好用足用透相关政策,明察秋毫,见微知著,利用好现有平台,发现内在联系,谋划好项目,破解发展节点难点,从而找出发展的突破口,推进政策转化落实。
二、创新观念,用科学思路引领发展
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永恒的主题。要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在发展中求生存、求发展,要以观念更新为先导,以先进理念为核心,促进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卢氏县立足县情实际,积极探索确立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抢抓中原经济区建设和“四大一高”战略的重大机遇,围绕建设“生态旅游名县、特色农业强县”总体定位,按照“一业引领、三化协调”(以旅游业为引领,促进特色新型城镇化、特色新型工业化、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科学发展路径,深入实施“旅游立县”战略,着力抓好大旅游、大生态、大交通、特色新型城镇化、特色新型工业化、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和民生建设七项工作重点,扩张经济总量、加快经济转型,加快建设富裕开放和谐美丽新卢氏的总体发展思路。这一总体发展思路,是经过集思广益、民主决策形成的,体现了党的十八大精神的新要求,涵盖了对卢氏基本县情的理性思考、感性认识和实践总结,持续了过去的好做法、好经验,反映了全县37万人民的新期盼,是指导我们今后做好各项工作的总纲领,既是发展目标,也是具体任务;既是工作重点,也是工作措施。这一思路与《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规划》完全吻合,符合省市产业走向和发展趋势,是我们实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必然选择。我们务必高强度推进、高效率落实,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以贯之抓落实,坚定不移走好“一业引领、三化协调”科学发展之路,将建设富裕开放和谐美丽新卢氏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三、主动融入,用工作实践推动发展
《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规划》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明确指出生态环境共保共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加强环境综合整治,提高资源利用水平,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合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文明示范区,共同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好家园,为旅游业发展明确了定位,指明了方向。我们要主动融入、全方位对接,努力推进全县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
一要牢牢扭住大旅游建设这个关键。围绕建设“生态旅游名县”总体定位,深入实施“旅游立县”战略,树立“将全县作为A级景区来建设、把县城作为星级宾馆来建管”的理念,坚持“两轮驱动、两个突破”,突出“一个规划、四个着力”工作重点,叫响“自由山水、青青卢氏”旅游品牌,加快把卢氏建成中西部地区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豫西旅游中心城市、伏牛山核心旅游区,真正做到绿色承载旅游、旅游推动“三化”,力争4年内建设4个4A级标准的旅游景区、4个3A级标准的旅游景区,发展1个五星级酒店、2个四星级酒店,开发10个乡村旅游示范村。
二要精心打好生态建设这张牌。抓住卢氏被确定为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单位的机遇,把大生态建设作为关系人民福祉、关乎卢氏未来的长远大计来谋划,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大生态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融入城镇建设、旅游开发、美丽乡村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以生态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为抓手,重点实施好碧水工程、蓝天工程、绿色工程和乡村清洁四大工程,加快建设美丽卢氏。
三要大手笔铺就腾飞路。按照“建设综合交通体系、构建区域交通枢纽”目标定位,突出高速公路、铁路、国省道和农村公路建设,形成以高速公路和铁路为中枢,以干线公路为骨架,以县乡公路为网络,内部成网、内联外通的“五纵七横”大交通体系。抓好铁路、高速、国省道重大建设项目,5年内,形成以卢氏为圆心向周边辐射的交通架构,把卢氏建设成为区域性交通枢纽。抓好县乡道路及水毁道路修复建设。抓好旅游公路建设,努力实现无障碍旅游。
四要走赢城乡统筹这步棋。要把城镇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均衡发展的重要抓手,按照功能布局完善、人口规模适度、经济要素活跃、辐射带动能力和综合竞争力较强的要求,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拉大城市框架,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打造活力新城。持续拉大镇区框架,着力打造精品集镇,增强镇区综合承载能力。加快构建县城、小集镇和美丽乡村层次分明、协调发展、独具特色的“三位一体”特色新型城镇体系。
五要精彩唱好新型工业这出戏。围绕高起点、高水平、科学化的原则,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按照“提值扩链”总要求,以优势资源开发为依托,以招商引资为动力,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产业集聚区建设为载体,全力打造矿产、农副产品、医药、食品加工优势产业,建设环境友好型绿色矿山、旅游矿山、公园矿山,依托中金集团夜长坪钼矿、新润矿业公司等重点企业,着力打造以铁、钼、铅、锌、石灰石为主的有色金属非金属产业链;依托华阳公司、绿之源等重点企业,着力打造以食用菌、核桃为主的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链;依托中昊乐氏同仁药业等企业,着力打造以中药材精深加工为主的医药产业链。与此同时,做好中电投2×100万千瓦火电厂、沙河钾长石开发、年产5万吨硫酸盐碱生物有机肥等6个项目的前期工作。提升产业承载能力和集约节约发展水平,确保北京中昊乐氏同仁药业、河南矿源卢氏仓储物流服务中心、广东鸿森高档核桃油加工等项目建成投产。努力实现原材料粗加工向配套加工、精深加工转变,推动传统产业产业链向末端延伸、价值链向高端攀升,推动工业经济协调持续发展。
六要夯实筑牢农业农村这个基础。围绕“特色农业强县”总体定位,以农业标准化示范园区和示范基地建设为载体,持续扩大基地规模,培育龙头企业,打造特色品牌,加快推进特色农业向规模化、高端化发展。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扶持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培育和壮大农业支柱产业,力争今年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5家以上(其中新发展省级示范社1家),新发展家庭农场2个以上;重点扶持雏鹰农牧、博康卢氏鸡、华阳食品、绿之源等一批科技含量高、产业链条长、辐射带动强的农业龙头企业,提高集约经营、规模经营、社会化服务水平;力争完成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1个,无公害产品认证3个;依托烟草科技示范园、食用菌和水果采摘、花卉欣赏、大鲵养殖观赏等,加快建设一批集生态、观光、休闲、体验于一体的农业观光园;持续推进农业农村“四个一”工程(新建一个特色产业示范基地、新建一个农业观光园、培育一个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建设一个美丽乡村试点),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增美。
七要坚持弹好社会发展这架“钢琴”。坚持把一切为了人民作为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认真贯彻中央“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要求,更加统筹兼顾,“弹好钢琴”,下大力气统筹解决好住房、医疗卫生、扶贫开发等问题,加快教育、文化、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确保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向党和人民递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pi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