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问题是世界性难题。远徙他乡的移民,命运突然发生改变,面临着诸多复杂棘手的难题,搬迁难,发展更难。
河南是全国第三大移民省份,帮扶移民发展任重道远。
近年来,我省创新移民帮扶模式,聚焦突破,精准施策,移民群众初步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快致富”的目标。
新年伊始,省移民办传来喜讯:去年全省移民年人均纯收入预计达到8700元,较上年增长13%,其中南水北调移民为9528元,是搬迁前的2.3倍。放眼中原,万千移民村正勾勒出精准帮扶、增收致富的成功样本。
精准激活内生动力——培育主导产业
移民是帮扶对象,更是发展致富的主体。我省创新帮扶路径,由“输血”向“造血”转变,实施产业化帮扶,培育内生动力,助其自我发展。
省移民办实施了“强村富民”战略,按照“一村一品”的方向,因地制宜,编制了1200多个移民村的产业发展规划。同时,省财政厅、省移民办将项目审批权下放至省辖市和省直管县(市),确保项目选择更切实际、更加精准。
产业化的帮扶路子,迅速培育出各村的经济“主力军”。截至2015年底,全省移民村“一村一品”的产业格局基本形成。
一大批种养项目涌现,应和着农业现代化的节拍,加速了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2011年从淅川搬迁至辉县市后,仓房村将大棚香菇定为主导产业,短短几年已建成70多座香菇大棚,成立了合作社,产业链条不断拉长。搬迁前年人均纯收入仅3600多元,如今已跃升至3万元。
襄城县张庄村以农为基、多业并举,实现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已建成的蔬菜大棚项目形势喜人,食品加工厂、观光餐饮等快速推进。
如今,像仓房、张庄一样,中牟县北沟石井、新郑市新蛮子营、社旗县高庄、邓州市北王营等一大批移民村形成了初具规模的特色产业,移民分享到了农业产业链和价值链增值收益。
利用搬迁后土地集中连片、交通便利等优势,移民部门积极引导移民村招商引资,与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大潮有机融合。
社旗县移民村投资500万元以上的项目已达12个,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其中寇楼村引进知名养殖企业,土地全被租用。
邓州市周沟村引来了“玩”高科技的生物工程技术公司,该公司一期投资3600万元,吸纳120名移民就业。
目前,全省南水北调移民村招商引资已达12.5亿元。
因地制宜,移民村培育出主导产业。但在灵宝市匣里村,“因地制宜”却无从谈起。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搬迁后,匣里村背靠大山,土地贫瘠,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
对于这类生存条件恶劣、地质灾害频发、不搬迁难以脱贫的移民村,省移民办积极争取国家“避险解困”项目,让移民村搬迁至中心村、乡镇、县城,为产业化发展奠定基础。目前,第一批试点涉及的1.9万人已搬迁5700多人,8600多人的第二批试点已启动。
精准用好扶持资金——共享发展收益
“过去一些帮扶资金‘撒胡椒面’,啥事也干不成。”几十年的农村工作经验,让社旗县高庄村支书高建芳对此深有体会。
同时,一些帮扶项目存在“挤出”效应,大户、龙头企业受益了,贫困人口反倒成了边缘人群。
此外,移民村集体经济普遍较为薄弱,通过帮扶壮大集体经济,才能奠定长治久安的基础。
为破解这些难题,省移民办创新扶持资金使用方式,坚持共享发展理念,由多头分散向统筹集中转变,探索资产收益帮扶模式,让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效益。
“普惠制”成为我省移民扶持资金使用的基本原则,按照“扶持资金项目化、项目资产集体化、集体收益全民化”的思路,扶持资金被注入项目,培育主导产业,壮大集体经济,让移民共享发展成果。
现今,在孟津县平乐镇,外村农民一早赶赴妯娌村干活,成了一道新风景。妯娌村将扶持资金用于林果产业发展,目前年人均林果业收入不少于8000元,也为四乡八邻农民提供了务工机会。
中牟县北沟石井村引进一家牧业公司后,用扶持资金建设了奶牛舍、生态莲藕基地,返租给牧业公司,集体年获益50万元。
寅基电器加工项目入驻南阳市卧龙区杨营村后,该村用生产发展奖补资金建设了高标准厂房,租给企业,村集体又多了一项稳定收益。
邓州市北王营社区利用扶持、奖励资金,建设了2个养殖小区、50座温室,由移民承包经营,富了群众,也夯实了集体家底。
截至去年底,省移民办筹集扶持资金6亿多元用于南水北调移民生产发展,撬动社会资金18亿元,发展项目780多个。
各地还结合实际,制订激励政策,用好用活扶持资金。
郑州市建立了移民产业发展基金,按照每个移民市县两级每年各帮扶1000元的标准,连续扶持5年。襄城县对移民自主创业进行补贴,100多家小工厂、小作坊快速崛起,年增产值870多万元。
随着扶持资金“普惠制”的实施,共同富裕的梦想在许多移民村变为现实。目前,南水北调移民村基本都有了集体收入。
“村集体有钱了,很多事情都好办了。”襄城县张庄村支书张伟忠说,物业费、新农合参合费等由集体承担,年底给群众分红。社旗县近半移民村用集体收入为移民发福利。
精准实现转移就业——全力“扶技”“扶智”
“等靠要”思想严重、致富本领短缺,移民谋增收,这些也是拦路虎。
在许多专家看来,贫困不仅因为收入低,也因创造收入的能力低,“能力补偿”很重要。
我省各级移民机构结合当地产业实际,开展“扶技”“扶智”行动,强化技能培训和人才培养,移民变身产业工人或新型职业农民,实现了增收致富的目标。
省移民办分三个层次推进培训工作。联合省委组织部等单位举办了3期移民村支部书记培训班;开展致富带头人培训,累计培训丹江口库区移民7.5万人次;先后在北京大学、河海大学等举办移民干部培训班,提高综合素质和群众工作能力。
淅川县围绕产业发展,有针对性地开展移民培训工作,每年培训移民人数都在3000人以上。中牟县委托河南农业职业学院组成移民服务专家团,为移民村提供技术帮扶。
截至目前,全省共举办丹江口库区移民培训班487期,转移就业3.4万人。
邓州市周沟社区附近有服装市场和企业,移民部门实施了电动缝纫机操作培训,100余名妇女当起了“女裁缝”。
郑州市移民在家门口就业,月工资普遍为两三千元,部分技术性工人达5000元以上,还有的已走进企业管理层。
“扶技”“扶智”行动,还让一些移民思路大开,走上了自主创业的道路。
郏县马湾村移民投资建起“丹江鱼宴”饭店,开业之后生意兴隆。社旗县大冯营镇移民李建国组织群众成立有机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年收入已达300万元。
精准升级乡村“软件”——创新社会治理
如今,当你走进一座座移民村,房舍美观实用,道路四通八达。我省构建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的社会化帮扶大格局,省直25个厅局参与了帮扶工作,移民村的发展硬件迅速夯实。
硬件过“硬”,但软件太“软”。唐河县陈营村由经历了6次搬迁的3个村合并而成。刚搬来的前3个月,群众进京上访2次、赴省市县上访10次。
这种状态下,如何发展?
搬迁导致群众思想动荡,存在诸多不稳定因素,很多移民村两委软弱涣散,民主管理、公共服务等普遍滞后,这些“软件”问题,严重羁绊着移民发展致富的步伐。
我省移民部门从根本入手,开展社会治理创新,激活乡村基层社会细胞,打造基层坚强战斗堡垒,为发展奠定了基础。
社会治理创新首先推动村务民主管理,建立民主议事会、民主监事会、民事调解委员会,实现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和村民自治的有机统一。
“过去困难户名单公布后村民不认账,现在一切透明,大家都没话说。”郑州市郑东新区姚湾村支书姚根怀认为,区别就在于过去是村干部关门决策,现在由民主议事会决定,公开透明。
民主化管理,让村民从知情到参与,提高了村干部的公信力,村两委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移民村越来越和谐稳定。
此外,社会治理创新还从经济发展模式和公共服务模式入手,成立合作社等经济组织,建立物业管理公司等各类公共服务组织,为移民提供全方位便捷服务。
目前,在我省广大移民村,“两委”主导、“三会”协调、社会组织参与、法治保障的村级社会治理新格局初步形成,在村级民主化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许多移民村画出了令人惊叹的致富增收曲线,陈营村移民年人均纯收入从搬迁前的4000多元拉升到近万元,群众对村两委的满意度达到100%。
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副主任蒋旭光认为,河南的移民村社会治理创新工作是一个方向性的举措,不但对移民村意味着创新,对整个农村发展也是创新。
著名水利移民问题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陈祖煜说,在河南看到了移民今后发展的方向。
我省移民发展致富的经验被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国家发改委、水利部移民局在全国推广。
“打开贫困枷锁,发展是唯一的钥匙,帮助移民发展致富必须有一种紧迫感,错过一次机会,将会落后一个时代。”省移民办主任崔军说。
按照省移民办确定的“强村富民”总体目标,2019年我省移民村要全面达到小康水平。
探索移民脱贫致富之路,中原风光正好!(记者 张海涛)
pi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