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政府 ·河南省人大 ·河南省政协 ·河南文明网
河南省重点新闻网站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风云人物 | 法制视点 | 消费权益 | 安全生产 | 百姓留言 | 记者观察 | 文化娱乐 | 医疗卫生 | 电子报刊
地市频道: 郑州 | 许昌 | 漯河 | 安阳 | 鹤壁 | 濮阳 | 济源 | 焦作 | 商丘 | 开封 | 三门峡 | 洛阳 | 平顶山 | 周口 | 驻马店 | 南阳 | 信阳 | 新乡
征稿启示  [2015年02月24日]
  位置: 河南经济与法制 >> 商丘 >> 商丘新闻 >> 正文
商丘这个“国学村”:家家门口挂“家训”
 更新时间:2020-7-10 10:51:17  点击数:2834
【字体: 字体颜色

(来源: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平 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 刘梦珂)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7月9日,记者来到虞城县李老家乡刘庄村,刚进村口,就听到大喇叭里播放《弟子规》,每读一句,还带着一句解释。

越往村里走,国学氛围越发浓厚。每条乡村小道的墙上都张贴或者绘画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三字经等彩绘,更让人眼前一亮的是家家门前墙上钉着的家训。

无论是两层小楼还是一层平房,大门旁都有一块家训牌,群众把各自的家训“晒”在家门口,时刻提醒自己和子孙,成为该村美丽乡村建设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在72岁老党员刘德荣家的庭院墙上,钉着这样一个家训:“有德才有福,有爱才有家”。

“每天出入家门都能看到,告诫我们对家人对亲朋,要有爱心,有德行。这么多年来,我们和孩子们也都是这样做的。”刘德荣说,四个孩子非常有出息,三个在市区干生意,一个在外地上班。儿子儿媳对父母非常孝顺,一家十余口人相处和睦,在村中为人称道。

据介绍,刘庄村是虞城县美丽乡村建设的试点村,2016年成立了国学研究会,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美丽乡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开展学习国学文化活动。该村先后修建了五间“国学大讲堂”教室,安装广播喇叭20余部,每天早晚播放国学经典,供村民收听学习,孩子们每周要上一节国学课,成了远近闻名的“国学文化村”。为持续提升村民的文化道德素养,以“好家风”带动“好乡风”,国学研究会根据全村每家每户的实际情况,书写了298个家训,铭刻在村民庭院墙上。

“说一千道一万,不如踏踏实实干”这是贫困户刘玉峰家的家训。他说:“出门干活时看到这个,感觉更有干劲了,既是鼓励,也是鞭策,可以自省,也可以教育子孙。”

刘玉峰家有四口人,儿子残疾,孙子上小学,老伴还有慢性病。自被识别为贫困户以来,在帮扶责任人的帮助下,享受了低保、产业分红等扶贫政策,再加上自己的努力,2018年他就摘掉了“穷帽子”。

在该村,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已不再是形容词;好吃懒做的村民变成了“勤快人”;好媳妇好婆婆不断涌现,尊老爱幼蔚然成风。

“家训语言通俗易懂,家中男女老少,都容易理解接受。把家训挂在门口,村民进出都能看见,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传承良好家风。”刘庄村党支部书记刘新良说,用家规家训建好个人“小家”,带好全村这个“大家”,让民心渐聚,民风日正,村民的幸福指数越来越高。

pic
  • 上一篇: 梁园区交通运输局:积极开展进社区“双报到”活动
  • 下一篇: 新桥镇重视地摊经济发展
  • 发表评论   告诉好友   打印此文  收藏此页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推荐文章

  • 当前没有记录!
  •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1-2008 河南经济与法制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为 河南经济与法制 www.hnjjgc.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豫ICP备05002582号
    投稿信箱(E-mail):keguangz@126.com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人员招聘 - 在线投稿 - 合作伙伴 - 添加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