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楼村,位于永城市新桥镇政府东南8公里,东与黄口,南与马桥接壤,朱楼村有一个自然村,5个村民组,224户,1292人,耕地1500亩,是新桥镇的一个偏僻小村。村书记“一肩挑”,村两委班子成员5人,正式党员27人,预备党员1人。 “五星”支部创建工作开展以来,新桥镇朱楼村重点围绕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谋思路、想对策,以产业发展为总抓手,整合力量、发挥优势,积极发展特色产业,持续擦亮“产业兴旺星”。 让支部“硬”起来。新桥镇朱楼村党支部借助“五星”支部创建工作机遇,抢抓乡村振兴有利时机,朱楼村党支部超前谋划、优化布局,夯实责任、强化举措,健全机制、狠抓落实,围绕“五星”支部创建目标,坚持党建引领产业发展,以抓产业促发展,争创“产业兴旺星”,并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示范、帮扶、带动作用,党建引领激活群众内生动力,带领群众大干快上整治环境、发展产业,不断培育乡村振兴新动能。朱楼村党支部结合村情,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成立产业发展领导组,并邀请产业带头人参加。朱楼村党支部凝聚创“星”合力,明确创“星”目标,确保创“星”质量,深入推进“五星”支部创建工作。要求党员干部要不断改进领导方式和方法,努力提高开展“五星”支部创建的本领,把好方向、抓好大事、出好思路、干好工作、处理好各类复杂问题,促进“五星”支部创建各项工作的落实。 让土地“转”起来。依托土地搞规模化经营,持续发挥土地资源效益,让零散的土地集约成优质产业,进一步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真正实现土地“转”起来、农民富起来,为争创“产业兴旺星”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农民自主自愿、平等互利的原则下,鼓励土地经营权的有偿转让,允许采取转包、土地托管、招标承包等形式确定经营者,使耕地向种田能手、农艺师、科技户集中。这样,较好地解决了科技户、种田能手、农艺师、田秀才无田种,一部分低产田无人种的矛盾。这些措施实施后,该村低产田和很快被种田能手承包,使转出低产田的农户得以专心经商务工,且获得较高的土地租金。朱楼整合碎片化、粗放型、分散化、小规模、产效低的耕地资源,以科技户流转的模式,已成为该镇粮食稳定发展的新方向。截至目前,已规模化流转土地1000多亩,土地流转后,每户群众收入每年至少增加5000元。 让产业“旺”起来。根据地理优势,朱楼村党支部积极争取上级资金项目和引入社会资本,鼓励支持发展乡村加工和特色种植产业。围绕“一村一品”,按照“乡贤+企业+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发挥乡贤带动作用,积极探索挖掘本村优势资源项目,大力发展乡村加工和养殖植;现朱楼村养殖厂(占地60亩、蛋鸭养殖),每年给村增收3万元。四家木材加工厂(永城市天赐木材加工厂,永城市正航木业有限公司,永城市天博再生资源回收有限公司, 士明木材加工厂)每年给村增收10万元。工艺塑花加工厂4家(永城市绿林工艺品有限公司,永城市绿林品有限公司新桥分公司,永城市鑫豫工艺品厂,永城市永阳工艺品厂)每年给村增加收入3万元。永城牧原三厂(占地200亩),坐落朱楼村内,土地流转75户,土地流转费村每年增收4万元。促进产业振兴。 让农民“笑”起来。农户将土地流转给企业或大户统一经营,既避免了土地荒废,又省时省力的实现了增收。同时,通过该村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发展超市2家,农机修配1家,饭店1家,实现了偏僻小村的多种经营,为广大乡村消费者打开了一个崭新的消费天地,吸引了周边群众,有效带动了本地特色种植业、农产品加工、餐饮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实现了人人有活干,天天有收入,促进朱楼经济进一步繁荣和农民致富增收,成为助推“产业兴旺”的有效抓手。
永城市新桥镇人民政府 (供稿)
pi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