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两年,吃货们翘首企盼的《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日前正式开播,守候在电视机前的“舌尖”粉丝们,一如既往地“边看边流口水”。尤其是在大半夜看“舌尖”,简直就是受虐,有网友说,忍不住要“舔屏幕”了!
对那些身处海外的留学生来说,看“舌尖”不只是流口水,还会流眼泪。因为这个片子不仅仅勾起了他们的食欲,更勾起了他们的思乡之情。一个海外留学说,他们为了融入当地社会,每天都很忙碌充实,没有时间去想家,但是看了“舌尖2”,给他和身边的中国同学带来了期盼回家的巨大冲击。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效果?因为这部片子不是美食节目,不是“吃货指南”。我非常讨厌电视烹饪节目或厨师大比拼,一个个面目呆板的厨师按步就班地操作,一个故作腔调的主持人在旁白:鲍鱼一只,生姜二两,醋少许,盐半匙,好,李师傅开始……然后评委点评:色泽好,口感好,营养好,老少皆宜,多吃有益……
这样的节目不过是告诉我们一个菜谱怎么做,食物是凭空而来的,操作是有表演性的,点评是居高临下的,跟我们没有日常生活的,哪怕记忆的勾连,非但激不能起人的味蕾,反而让我对食物有一种陌生的距离感:它居然不是一件很亲近的事。
《舌尖上的中国》之成功,就是将食物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记忆、情感联系起来了,正如导演陈晓卿说,“如果光讲吃,不就跟美食栏目一样了?这个片子是带着对食物的敬意来做的”。所以,很多人看了之后,不光是味蕾被调动起来了,口水滴嗒,情感也被调动起来了,想起了“小时候的味道”、“家乡的味道”和“妈妈做的饭”,美食承载了挥之不去的亲情、乡愁,眼泪就跟着流下来了。
这样看,《舌尖上的中国》貌似在介绍美食,其实是讲述关于食物的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比如“舌尖1”介绍松茸,而最为触动人的是卓玛那张为生活而焦虑的脸,她每天凌晨三点出门,走11个小时的山路去挖松茸,鲜美的食物背后是劳作的艰辛;片子介绍莲藕,而最为触动人的是挖藕人天未亮就划船去湖里挖藕,对于别人来说,莲藕是舌尖上的美味,对于挖藕人来说,这是“孩子上学的钱,盖房子的钱”。
比如“舌尖1”介绍黄馍馍,而最为触动人的是老黄骑那么远的车去集市叫卖,以及他乐观向上的生活姿态……面对这些可触可感的平凡人,我们乐于将自己代入,面对带着阳光、雨露、泥土的食材,面对热腾腾的烧制,产生共鸣。由于自我的代入,美食不再神秘高端,它只是认真生活的结果,就在每个热爱生活的人的口舌之间。
可是在营造的想象世界里,美食是那么的富贵,需要对每一份美食都端视良久,品头论足,大发感慨,才配得上入口细嚼慢咽,然后悠长地回味一番,恨不得再赋诗一首。可是对于像卓玛、挖藕人、老黄来说,这些舌尖上的惺惺作态显然是奢侈了,这只是他们的果腹之物,他们不会用无数的溢美之词去营造一个唯美空间,他们满怀爱意地制作、安然地饮用劳动果实,就是对食物最好的赞美。可见,同样的食物,对不同的人,可能是品享,也可能是吃养。
在“舌尖2”,这种不仅仅关注美食,更关注与美食相连的生活与人生的分量更重了,甚至就是讲述跟美食相关的人物故事,比如相濡以沫的养蜂夫妻,为女儿学抓鱼的父亲,想念亲人的留守儿童……在美食里有人物命运的起伏,有欢笑、有泪水,真的让人看得到生活最本真的情感。所以,打动我们的不是美食,而是那份沉甸甸的情感。
其实自古以来,中国人关于食物,有两种分野,一种是“如何吃”,一种是“吃什么”,古代贵族就讲究“如何吃”,故“食而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还要讲究“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食不语,寝不言。”
而对于忙碌奔劳的众生,食物是生命的给养,是“人之大欲存焉”,甚至是生活的全部,“吃什么”比“如何吃”重要得多。
从“舌尖1”到“舌尖2”,兼容了两者,但更偏重于“吃什么”,里面讲的美食多是中国各地的特色食物——各地吃什么。中国之大,食材众多,地域不同,特色迥异,讲特色食物其实就是讲一方水土如何养一方人,落脚点在养上。
养不仅仅是食物问题,更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无论“舌尖1”还是“舌尖2”,大多数时间不是讲食物,而是讲人与食物、人与自然的这种内在关系,这就是普通人生活的主要部分,有人物、故事、场景、情节,以及喜怒哀乐。民以食为天,食物串起人、自然、社会等各种关系,食物串起人类的历史,那是充满了人间烟火的人生。
可以说,对食物的亲近,对劳作者的亲近,对食物背后人的情感的倾注、命运的关注成就了《舌尖上的中国》,这种亲近需要爱,对食物的爱,更是对自然和劳动者的爱。
虽然这部片子还过于田园牧歌,过于留恋“乡土中国”,过于怀旧抒情,无视现实中的食品安全问题(这个要求或许高了),但这部片子是朴素的,真诚的,心怀爱意的,这份感情与我们形成共振,并因此明白,为什么我的嘴巴常流口水,为什么的眼泪饱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pi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