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政府 ·河南省人大 ·河南省政协 ·河南文明网
河南省重点新闻网站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风云人物 | 法制视点 | 消费权益 | 安全生产 | 百姓留言 | 记者观察 | 文化娱乐 | 医疗卫生 | 电子报刊
地市频道: 郑州 | 许昌 | 漯河 | 安阳 | 鹤壁 | 濮阳 | 济源 | 焦作 | 商丘 | 开封 | 三门峡 | 洛阳 | 平顶山 | 周口 | 驻马店 | 南阳 | 信阳 | 新乡
征稿启示  [2015年02月24日]
  位置: 河南经济与法制 >> 文化娱乐 >> 新闻 >> 正文
陆锡芳:甘做“春蚕” 吐丝为民
 更新时间:2015-8-11 19:33:13  点击数:2998
【字体: 字体颜色
  特约记者 冷新星 通讯员 时文峰

  28年来,他甘愿放弃舒适的城市生活,扎根深山默默无闻,任劳任怨;28年间,他一心为群众服务,使丹江流域湖桑种植面积发展到5万亩。退休的15年间仍不肯返回江南老家,坚守第二故乡,不仅为保护南水北调源头水质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还帮助10万山区农民走上了富裕道路。他,就是河南省劳动模范、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优秀专家——陆锡芳。

  住进茅屋当“乞丐”

  陆锡芳的老家在江苏太仓,那里是桑蚕之乡。陆锡芳从苏州桑蚕专科学校毕业后,到河南省蚕业科学院搞科研。

  地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的淅川县一直吸引着陆锡芳的目光。1987年春天,47岁的陆锡芳走进荆紫关镇开展科技扶贫,想为保护水质、群众致富做点实事。

  刚开始,群众对养蚕很抵触。陆锡芳便想到了一个土办法:挨家挨户做工作。但是在老百姓的抵触情绪中,他去村里找地方住,没人提供;吃派饭,也没人愿管。在张巷村跑了半个月后,总算找到了一处连窗户都没有的低矮房子住下,自己动手做饭,吃的是酸菜红薯饭。凄惨寒碜的样子,有人还误把他当成了乞丐。

  为帮助当时仅有的5家养蚕户,陆锡芳可谓煞费苦心。“三夏”时节,农民忙着收麦,顾不上给桑树剪枝,陆锡芳就一个人钻到桑园里拿着剪刀去剪那些比大拇指还粗的桑枝。干了3天后,陆锡芳晕倒了,两手满是血泡。

  为引导农民科学养蚕,他自费买来器械和农药,给蚕农魏明义当技术指导。这一年,他家蚕种产量大幅提高,挣了600多元钱,一下子周围村民也服气了。陆锡芳的诚心打动了村民,第二年,荆紫关湖桑发展到200亩。

  就这样,陆锡芳和蚕农吃住在一起,一住就是六年。1993年,看到桑蚕已初具规模,镇里把他接到街上住。临走前,张巷村村民自发在村口为他立了一块功德碑。

  甘把蚕室做“卧室”

  身为共产党员,陆锡芳总想着把掌握的技术毫不保留地传授给蚕农。桑园管理期间,他手把手教蚕农剪枝,下到田间拨开表土查看施肥情况,帮农户配药灭虫;养蚕期间,他经常到蚕室查看温湿度,教蚕农分不同情况切叶喂蚕,时常就吃住在蚕室;卖茧时,他会帮蚕农分拣蚕茧,让好茧卖出好价钱,让蚕农获得最大效益;到县城开会出差,他总会帮有需要的农户捎点蚕需物资,减轻群众负担。

  为鼓励蚕农植桑养蚕,陆锡芳积极探索养蚕新技术。他大力推广方格蔟养蚕技术,农民养蚕的积极性大幅提高。

  陆锡芳还抓点示范、培训讲课、巡回指导,办起了一个个培训班。他走村入户,蹲地头,下桑田,干啥讲啥,现场示范。盛夏的绿荫丛中,隆冬的炉火旁,一块小黑板代替了正规化教室,庄户家庭成了一个个小小的课堂。不仅淅川县,毗邻的湖北郧县、陕西商南县的农民也跑来听课。

  发挥余热增光辉

  近年来,如何走市场化、产业化发展路子,做大做强湖桑产业,更好地保护水源地水质,成了陆锡芳最牵挂的问题。

  在他的建议下,当地一家公司签订了2500亩桑园的承包合同,并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运营,为桑蚕产业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

  陆锡芳今年已75岁了,但每天仍不知疲倦地奔波着。在退休的这15年间,他毅然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甘愿守在荆紫关这个豫、鄂、陕三省交界的偏僻角落。

  陆锡芳最愧疚的是对不起家人。来淅川的第二年,他接连收到4封母亲病危的电报。在村民的反复劝说下,他才匆匆返回老家。望着病榻上的母亲,他泪如雨下。在家待了4天,他放心不下桑蚕,就含泪告别了母亲,谁知竟成永别。

  1987年底,县里想请他出任科技副县长,但他没有答应,理由是群众养蚕的积极性刚调动起来,他走就没人管了。1995年,唐河县邀请他任科技副县长。可任职不到4年,他还是放心不下桑蚕,于是辞去副县长职务回到了淅川。

  陆锡芳心中一直有一个愿望,就是在有生之年帮淅川县发展桑园7万亩,年养蚕15万张,产值达到1亿元以上。另外,建一个蚕业博物馆,展示中国几千年的养蚕历史文化。

  陆锡芳,一个大山深处的科技专家,一个无求的播种者,一个无私的奉献者,一个坚定的开拓者,一个在丹江之畔默默耕耘的异乡人,用智慧和毕生心血演绎了一个专家与一个产业的不了情歌。

pic
  • 上一篇: 打通最后一公里 汝州用“互联网+”谋划新发展
  • 下一篇: 开展“孝老爱亲”道德讲堂活动
  • 发表评论   告诉好友   打印此文  收藏此页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推荐文章

  • 当前没有记录!
  •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1-2008 河南经济与法制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为 河南经济与法制 www.hnjjgc.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豫ICP备05002582号
    投稿信箱(E-mail):keguangz@126.com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人员招聘 - 在线投稿 - 合作伙伴 - 添加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