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狗十三》的过程中我脑海里想着各种激烈的冲突:比如李玩被打后会不会彻底和家里人决裂甚至离家出走,李玩吃狗肉会不会嚼着嚼着忍不住吐出来,李玩对弟弟有不满意直接表达出来等等。
可是看到最后的时候都没有,我看到的是一个女孩渐渐地变成了大人的模样,懂得了放弃曾经追求的真诚、平等,懂得了妥协说谢谢,懂得了放弃那些在大人看起来很无所谓的东西。
所以整个观影过程我是会觉得有些无聊甚至不知道作者想讲什么,因为在我看来太平淡了。结束后看豆瓣排名第一个的短评写道“原来我们都是这样长大的……或者说,如果没有共鸣,你知不知道你有多幸运……”那一刻我突然懂了,没有共鸣并不是多幸运没有经历过那些,而是经历太多看的太多类似的日常以至于看到前边就知道了后边,没有了半点涟漪。那些类似的经历早已经被我深深压在了最暗无天日的内心层层防御。
我小时候也有过养宠物的经历,那是一只生下来四十天就在我身边的小狗还有一只小白猫,它们相处的很和谐,即使会有抢小鱼干的剑拔弩张张牙舞爪也不影响它们一起玩一起晒太阳。猫有爪子再加上天生高冷,我会有点怕它,狗就成了我心头最爱。它会每天早晨在门口扒着等我起床,给它开门后它会一边高兴的原地转圈一边抬起两个前脚往我腿上扑,它也会自己跑出门玩反正也认识回家的路更不会走远。
后来好像过了两年,我初中住校的原因每周回家一次,有一次回来后爸妈告诉我,它前一天洗好澡第二天跑出去就丢了。我当时也像李玩那样发疯的找它,垃圾堆都不肯放过,就这样找了两三个星期哭了两三个星期。大人们很不理解觉得不就是一条狗。
唯独理解我的当时觉得只有那只猫了,因为狗丢了后它夜不归宿的时间越来越多,我把那理解成也是在找狗。从最初两天回来一次到三天、五天,最后再也没有回来过。而那时候我已经不觉得伤心了,觉得这样挺好的,以后感情越来越深肯定更加难受。它们的走丢对我是有影响的——从那以后我拒绝养各种宠物,那种不假思索的拒绝。
02.
再回到电影,大人们的态度像极了我们身边的绝大多数大人(是的,我见过那为数不多的没有这样的做的大人,他们真的很棒):
会问孩子意愿但是内心早已经有了自己的主意;
生气的时候会霹雳吧啦把孩子打骂一通,这其中有孩子们的问题更多的是自身情绪的难以应对,骂完后打完后再给个甜枣吃,告诉孩子我这也是为你好;
会在孩子成绩优异的时候奖励孩子感觉为孩子骄傲;会在应酬的时候拉着孩子敬酒告诉孩子要喊人要有礼貌;
会偏心小的孩子,给大孩子说你要让着他,他还小不懂事。
可悲的是,作为八零后九零后我们从小是这样被对待着长大的,而当八零后九零后成了父母之后,依然用这样的方式继续教育着孩子。好像没什么不对,大家都这样,一切都很正常。
看电影的前一天,我的一个朋友哭着对我说,她感受到的父母的爱自始至终都是有条件的,所以她无法真正坦然接受别人的善意,一直觉得自己不够好拼了命的想证明自己。我幽幽叹口气告诉她:谁不是呢。
特别是做了心理咨询之后,经常脑子里有种圣母般的念头:“干我们这行的,见过了太多的苦难,大家真的都很不容易。不仅仅孩子不容易,父母也不容易,他们能给的就那么多,就只有那些东西,奢望他们改变那等于要了他们的老命。”
03.
能怎么样呢?看上去有点丧甚至绝望。可是想想看带着这些东西上路也并非不可以,所谓的负重前行就是如此吧。
那些创伤的记忆无法消除,我们也无力去改变父母,他们想改变自然会变,那还用得到我们不停念叨和控诉。能做的就是把那些伤痛放在合适的位置继续前行吧。
这些关系都无法避免。想起我喜欢的一位老师说的“做咨询的过程中不能老对来访者强调做自己,做自己是让自己舒坦了,可是很多自己的需求和别人需求是矛盾的,处理关系的问题必须学会妥协。”
我想这就是电影中的大人们的世界吧,终究有些矛盾是需要处理和面对,我们竭尽所能也是在做自己和做社会化的自己之间寻求尽可能的平衡。不过也不用太丧,还是有那么多事情可以做的。
pi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