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
田家的房前屋后,
一座座“小山包”,
或大或小,
那是农村一道独特的风景,
是农人用来生火做饭的“燃料库”,
一个极俗的名字——柴禾垛。
农人们把劳作的收获,
颗粒不剩地,
盛进缸里,装进囤里。
为果实输送营养的秸秆,
完成了他庄严的历史使命,
也被农人视为“上品”。
收捡着拉回去,
一铺铺的码好,
高了,渐高了,
年长者翻上垛堆,
手握扬杈,
壮年汉子在下面,
紧握*把,
把一堆堆秸秆,
翻飞空中,
抛向垛顶。
垛子经农人的精雕细刻,
成了“圆柱锥子状”,
抑或是“茅屋尖顶形”,
夏收秋获后,
这些杰出“画作”在农村到处都是!
柴禾垛是农人们的一种“直观量器”,
通过它的大小,
可以判出家庭的,
殷实与缺欠;
人丁的兴旺与“乏员”。
社会发展,时代向前,
柴禾垛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
曾经的风景一去不返。
思想在变,生活在变,
农人们烧水做饭的能源日趋多元。
柴禾垛,
儿时,农人的不舍,
而今却再也难见。
细想,
过去和现在似乎都是必然!
河南省正阳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