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翻看了《少坐车,多走路》的短文,不足600字、但读来却令人感奋不已。文中讲述了某市长,“出门坐车”与“走路”中得出这样的道理。“少坐车,多走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百姓的疾苦冷暖挂在心头,晚上睡觉安稳些。”一次,某住宅区居民联名写信给他,反映那里危房严重漏雨,市长马上赶去察看,当场拍板尽快拆除重建,使居民们深受感动。多年来,市长尽量多抽时间超道马路,或步行,或骑车,哪里马路不通,哪儿水道堵塞,哪儿居民危房失修,他都看在眼里,装在心里,多是不等群众来信来访诉苦就给解决了。这位市长说“我总想,每年不为市民办几桩像样的事儿,坐在小轿车里招摇过市,不难受吗?”
诚然,现在条件好了,各级领导都能坐上小汽车,这确实为提高办事效率带来了方便。但人们不难发现,如今有一些领导干部坐上车子以后,架子大了,肢体懒了,离群众远了。平时群众难得见到他们,更不用说指望他们主动到群众中走走,解决一些群众急需解决的实际问题了。尤其令人优虑的是,有的地方财政拮据,建设没资金,政府领导仍然花上十多万元,甚至几十万元钱去买车、换车,追求档次,享受豪华,在群众中造成很坏影响,严重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
坐车与走路,前者舒适、气派,后者费力、平常,一般人会选择前者。但共产党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他们为“官”的目的不是贪图享乐,而是为人民服务,只有少坐车,多走路,经常接触群众,为群众办实事,才能实现上述目的,得到群众的信任和拥戴;反之,多坐车,少走路,甚至行不离车,久而久之便会脱离群众,还能有什么威信可言?少坐车,多走路,做到这一点并不难,关键是看我们各级领导同志能否记住党的艰苦奋斗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能否真正摆正自己作为一名人民公仆的位置。市长同志做到了这一点,希望我们的领导同志“见贤思齐”;向“贤”看齐,都多走下车子,多走些路,多走向群众……
只有“走”下去,才能胸怀爱民之心,与人民群众融为一体、干在一起、患难与共、心心相印,赢得群众认可。只有“走”下去,才能恪守为民之责,始终不忘自己肩负的责任,把群众需求放在第一位,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画好为民服务的最大同心圆。只有“走”下去,才能勤施为民之举,要始想问题、干事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落到为民上,把思想和行动落实到为民增添福祉上来。
永城市新桥镇 (供稿)
pi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