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养生 中老年人养生】摘要:中国药学会17日发布公众误识率较高、潜在风险较大的常见安全用药误区,呼吁公众关注安全用药,学习用药常识,促进全民健康。 中国药学会17日发布公众误识率较高、潜在风险较大的常见安全用药误区,呼吁公众关注安全用药,学习用药常识,促进全民健康。这十大安全用药误区包括:追求疗效滥用药;自行停药无危害;胰岛素有依赖性;使用药品不得法;别人能用我就用;不良反应很可怕;偏方秘方治大病;海淘药品放心用;换季就去洗血管;回避风险不接种(疫苗)。对此,中国药学会特约专家张继春择要进行了解读。(摘编自《华商报》《南方都市报》、新华社等) 追求疗效滥用药 用药时,有人认为“吊水”好得快,片面追求疗效。要做到合理用药,应遵循“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适当性”原则。首先强调安全性,口服、注射、静脉输液是给药的常见方式,无论从安全性、便捷性来说,都是口服>注射>静脉输液。 自行停药无危害 药物治疗需要一定的时间,尤其是感染性疾病,要有足够的疗程,才能彻底控制,疗程不够可转为慢性感染;有些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等)要终身服药,不能随意停药,患者依从性较差的情况下,不规律服药,易导致病情反复,甚至危及生命。常见的不能突然停用的药物有:降压药、胰岛素、抗心绞痛药、抗癫痫药、肾上腺皮质激素、镇静安眠药物、抗乙肝病毒药物、抗结核类药物等。 使用药品不得法 错误的给药方式有时不但不能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还会直接影响药效,甚至会对身体造成伤害。服用一般药片可整片吞咽,不需要嚼碎。若直接吞服泡腾片,大量气体会急剧充斥气道,有引起窒息的风险。正确服用方式为先取凉水或温开水约100到150ml,将一次用量的泡腾片投入杯子,待药物完全溶解或气泡消失后摇匀服下。缓释、控释片和胶囊,肠溶衣片,普通胶囊、胶丸,双层糖衣如多酶片等剂型药物不能掰开或嚼碎服用。 别人能用我就用 人体存在基础水平、个人体质和疾病病情的差异,如果道听途说跟风用药,可能因错误用药掩盖病症而延误治疗。华法林作为口服抗凝药物已有50余年的治疗历史,有些患者听说别人服用某个剂量的华法林治疗效果好,就擅自加量或减量服用。华法林临床使用过程中最高和最低剂量之间甚至相差10倍以上,若服用剂量不足会导致血栓栓塞,而服用剂量过大则可增加出血风险,甚至危及生命。 不良反应很可怕 药品说明书记载的不良反应,并不是说药品质量不安全,反而代表对这个药品研究比较透彻。此外,发生不良反应有一定概率,但更大概率是不会出现的。 偏方秘方治大病 我国民间早就流传着“偏方治大病”,这里所说的偏方,是指那些组方简单、药味不多、易于就地取材、对某些疾病具有特殊疗效的方剂。有些流传下来的偏方确实有着良好功效,但有些偏方成为江湖游医行骗的幌子。盲目使用偏方不仅可能浪费时间和金钱,还可能会延误病情治疗时机。 换季就去洗血管 人体血管里并没有所谓的“垃圾”“毒素”,真正堵塞血管的是脂质斑块。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过程较漫长,通常会因高血压、高脂血症等疾病长期控制不佳,形成动脉斑块阻塞血管,或斑块脱落形成血栓堵塞血管,历时数年甚至数十年,这种变化不会因每年输1-2次液而改善。来源:快乐老人网
pi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