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简称IIP,是以肺泡的炎症及肺间质的纤维化改变为临床特征的疾病,病因复杂多样,发病机制却尚不明确,是目前肺疾病中的难治性疾病。本病在中医学中属于“肺痿”“肺痹”范畴 。肺主治节,朝百脉,调节血液的循行,血运失常,是中医常见病因病机之一,血液循环不已,流布全身,才能保证全身生理功能的需要。肺主气、司呼吸,朝百脉,从解剖到功能上,都与血的运行息息相关, 而血运失常是IIP发生发展的重要病机, 血瘀是血运失常主要特点,贯穿特发性间质性肺炎始终。
早期,感邪易致血瘀
脾胃虚弱,水谷精微化源不足,或先天禀赋不足,先天精气来源匮乏,或久病肺气亏虚,吸入清气不足,肺、脾、肾三脏都会出现虚损不用,从而导致气之生化乏源。而气虚日久,就不能很好地推动血液运行,于是出现血瘀 ,当感受外邪或环境毒邪,损伤于肺,肺之宣发肃降功能受到影响,肺气被郁,即可发为本病。
慢性进展期,血瘀深伏于肺络
在这一时期,患者常表现为咳嗽,咯痰,气短,憋喘,神疲,乏力,还多兼肤色黯褐、皮肤硬化、口唇紫绀、指端青紫、表皮瘀斑,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细涩等血瘀证表现。所以由症状可辨,瘀血深伏于肺络、肺络痹阻明显加重为本期的显著的病机特点。 患者因为久病,导致肺气虚损特别明显,肺气虚则无力布散津液,而致肺络进一步失于濡养; 又因气虚而不能行血,而致瘀血内生,肺络痹阻愈甚,营养来源更加缺乏,肺气愈虚,则瘀血愈甚,从而形成了恶性循环,导致瘀血深伏肺络,再难消除。
末期,瘀血进一步加重多脏虚衰
肺虚母病及子,肾气肾精虚衰,肾与肺同司气体之出纳,为气之根。肾虚不能纳摄,气浮于上,以至虚喘动甚。 气虚日甚,阳气受累,而至阳 虚。 阳虚不能制水,水液泛滥,溢于肌肤,且心脉上贯于肺,水气上凌心肺,下络于肾,呼吸之气与先天肾气均影响了心脉的运行,肺肾俱虚,心气亦虚,故患者表现为乏力,呼吸困难严重,动则喘甚,甚至喘促不能平卧,心悸,失眠,健忘,多梦,五心烦躁,杵状指,口唇紫绀,甚至阴阳离决而死亡。 瘀血在此期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瘀血不去,新血不生,瘀血使血气不足、络脉空虚,对气的濡养功能失常,则肺、肾之气虚更甚,留瘀日久,心气痹阻,心阳不振,则心气更衰。
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的病因病机,是由于先天禀赋不足,肺肾失养,反复感受外邪,而致肺之气血痹阻肺络,肺叶痿弱不用。“血运失常”贯穿着疾病发生发展的始终。在临床治疗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综合分析,注重灵活运用活血、补血、清热凉血以及止血等药物,从根本上治疗本病。(来源:齐鲁壹点)
pi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