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政府 ·河南省人大 ·河南省政协 ·河南文明网
河南省重点新闻网站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风云人物 | 法制视点 | 消费权益 | 安全生产 | 百姓留言 | 记者观察 | 文化娱乐 | 医疗卫生 | 电子报刊
地市频道: 郑州 | 许昌 | 漯河 | 安阳 | 鹤壁 | 濮阳 | 济源 | 焦作 | 商丘 | 开封 | 三门峡 | 洛阳 | 平顶山 | 周口 | 驻马店 | 南阳 | 信阳 | 新乡
征稿启示  [2015年02月24日]
  位置: 河南经济与法制 >> 信阳 >> 信阳新闻 >> 正文
信阳“桥坚强”仍在发挥余热 近九成网友支持保护
 更新时间:2012-12-9 20:33:22  点击数:2409
【字体: 字体颜色
核心提示

  新华网河南频道12月9日讯 大河网报道: 本报关于信阳市罗山县浉河大桥的报道发出后,国内各大媒体官方微博、门户网站纷纷转载,并在首页等显著位置突出发布,引发各方广泛关注。不少网友的态度开始由质疑、拍砖,逐渐转向理性。得知大桥长达七八十年的历史后,不少网友纷纷称其为“桥坚强”,态度发生了180度大转变。越来越多的网友开始对尚未“觉醒”的网友进行解释、辟谣。不少不太清楚浉河大桥历史的网友被“科普”后,对先前的指责明确表示了歉意。

  那么,浉河大桥真相究竟如何?它的历史和现状又是什么样的?记者昨日进行了实地探访。

  A

  实地探访:“桥坚强”仍在通行

  昨日18时,记者摸黑赶到罗山县和平桥区交界处浉河边。

  在罗山县楠杆乡田堰村浉河桥头处,记者看到,大桥两旁的防护栏早已没了踪影,桥面两旁杂草丛生,桥上仍不时有行人骑车路过。一骑电动车路过的男子说:“虽说已经废弃,但我们村的人日常出行仍在使用,从这座老桥到对面,节省好几里路程。”

  记者走下河滩,看到大桥下每隔10米便有一座水泥桥墩,桥墩上挂满水草。每座桥墩均有10余个大小、粗细不一的木桩分布在周围。据粗略估计,木桩距离桥墩有1~3米的距离,其中最粗的木桩直径约30厘米,最细的不过10多厘米。

  记者沿着河滩一直往前,在快走到桥的尽头时,看到一座水泥桥墩下,有20根左右的木桩在下面支撑。由于年久失修,个别木桩已经歪斜。

  在距离大桥不到500米处,一座崭新的大桥正在修建。“我们正在修建新的铁路大桥。”一名工人告诉记者。

  在大桥东头,闵老先生一家正在吃晚饭。老人称,他已经在此住了13年。“我们现在建房子的位置,原来是个小山包,1938年日军侵略豫南时,这里是武汉会战的外围战场。国民党军队撤退后将大桥东头炸毁,直到抗战胜利后,才修复通车。”

  在老人的后院内,闵老先生向记者展示了一座石碑,石碑已经残缺不全,碑文上的字也已经无法识别。“这是多年前留下来的,刻着桥的名字和修建时间。我们当初不忍破坏,建房子时把它圈进院子,保留了下来。”

  闵老先生告诉记者,石碑上刻有“民国廿三年(1934年)重修”几个大字。

  B

  技术人员:河沙减少露出木桩

  实际上,“桥坚强”与其北边的312国道大桥、南边的宁西铁路大桥长度相仿,跨度均在800米左右。3座桥下的浉河基本呈南北流向,大桥则基本是东西横跨浉河河床。

  枯水季节,加上上游300米处正在截流施工,“桥坚强”至宁西铁路桥(已建成使用)之间200多米内基本是干涸的沙滩。浉河河床东部明显高于西部,西部3座桥墩之间是整个河床最低处,细而浅的河水从其中两座桥墩下流过,支撑大桥的木桩赫然显露。

  在浉河大桥现场,借助罗山县公路局李军副局长携带的强光探照灯,记者看到,支撑每座桥墩的木桩在23根至27根之间。看情形,当初打桩时,每座桥墩下的木桩应该分为9排,每排3根,整齐而平均地分布。记者触摸木桩,仍能感觉其木质的细密结实。

  公路技术人员在仔细查看现场之后认为,这些木桩应该是当初施工时先楔进河滩,钻过沙层,牢牢扎进河底,形成水泥桥墩桩基;随后,施工人员在桩基四周钉下一圈稠密的木桩,围护桩基,浇筑钢筋水泥桥墩,桥墩稳稳地坐落在扎进沙滩底的木桩桩基上,形成稳定坚实的桥墩。随着河水经年累月地冲刷,特别是近20年来大量捞挖河沙,致使桥墩下的河沙越来越少,最终露出木桩。

  “河床东部靠近罗山县,河沙挖得少,桥墩下的木桩都没有显露出来,围护桥墩的木桩大量保留着;河床西部是平桥区五里店镇,挖沙频繁,河沙流失多,所以木桩暴露严重。”村民张田告诉记者。

浉河大桥由国民政府建设,至今已78年。

  八成多网友认为,这座“桥坚强”应当保护起来

  罗山官方则认为,废桥“隐患多多”,应联手拆除

  核心提示

  浉河大桥屹立将近80年,废弃30年而不倒,有人称其为“大桥活化石”,应加以保护。由大河网发起的“你认为政府应该怎样处理信阳‘桥坚强’”的网络调查显示,持“保护起来”的网友高达88.89%。而罗山方面则认为“废桥毫无意义,隐患多多”,应当拆除。是拆是留,该桥面临“生死大关”。

  A

  县志记载: “桥坚强”由国民政府建设,至今已78年

  昨日下午,记者赶到了罗山县人民政府,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记者查阅到了1987年出版的《罗山县志》。该书详细记录了该桥的信息,与罗山县委宣传部12月6日夜间披露的信息有所误差——

  浉河大桥,位于罗山与信阳交界处的河棚西段,横跨浉河东西两岸,距罗山县城21公里,为信叶公路主要大型桥梁之一。民国12年(1923年),罗山公款局长方绍尧在现桥上游244米处架设简易木桥,可通行小型汽车,民国14年(1925年)被洪水冲毁。民国21年(1932年),国民党政府在原址建起一座47孔,长64.8丈、宽1.05丈的低水位木桥,可通一般汽车。不久,又毁于水。民国23年(1934年),国民党政府在木桥旧址建造一座永久性大桥(就是现在这座桥)。共29孔,每孔跨径12米,系钢筋混凝土T形梁,全长360米,宽5米,两侧有栏杆。为当时京陕干线河南省境内最大桥梁之一。民国27年(1938年),日本军进犯豫南,国民党军队撤退时将桥东头两孔炸毁。抗战胜利后,修复通车。但桥面窄,车辆通行不畅。1978年,国家在老桥下游244米处增建一座新桥(现在312国道上在使用的公路桥)。

  B

  多方提议: 这是“大桥活化石”,应尽快修缮保护

  著有《罗山条约》的作家王耀平,昨日下午,他接受记者采访时,讲述了罗山浉河大桥的有关历史。

  “浉河大桥桥墩下的木桩,我用手抠,很难抠动,木质十分坚硬,听桥头的老人讲,用的是东北运过来的红松木。”王耀平说,“1938年武汉会战之时,胡宗南为了阻止日军进攻,炸毁了两孔浉河大桥,因为大桥太结实,光炸桥就曾死伤几百人。”王耀平说,从各种资料来看,浉河大桥由日本人所建应为误传,因为1938年10月罗山战役结束,至12月武汉会战结束,日军根本没有时间修建浉河大桥。

  王耀平说,这座桥虽然不一定能称得上文物,但应该是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桥梁建设的“活化石”,具有很高的标本价值,应该被很好保存下来。

  对此建议,不少网友也在网上进行呼应。有网友说:“这座桥能屹立将近80年,废弃30年而不倒,而且至今傲然挺立,完全够资格成为桥坚强。中国活着的老桥不多了,这座桥虽然不够百年历史,但毕竟是上世纪30年代民国的建筑。不如留着,维护好,做个活教材。”

  对“你认为政府应该怎样处理信阳‘桥坚强’”问题,大河网发起的一个网络调查也显示,持“保护起来”的网友高达88.89%。

  C

  官方说法:浉河大桥存隐患, 罗山县主张联手拆除

  王耀平也坦承,虽然目前浉河大桥没有明显的主体变形、裂缝等问题,但两岸村民过往,因为护栏缺失,仍有一定安全隐患,包括桥墩木桩裸露后的安全性,这一点需要当地村民和政府部门注意。

  对浉河大桥,该如何处置?

  昨日下午,罗山县交通部门负责人告诉本报记者:“我们早就在考虑消除隐患,把这座桥拆除。只是一桥横跨两个县区,一直没有采取行动。”

  “这段河床不到1000米的距离之内,密布了一座在用的公路大桥和一座铁路大桥,另一座铁路大桥也正在紧张施工,很快建成。废桥毫无意义,隐患多多。我们建议市公路局出面,协调组织两个县区,联手拆除。”罗山方面有关负责人说。

    “桥坚强”洗清冤屈 意义非凡

  初始发帖人:事件大白于天下缘于媒体的敬业和政府反应之快

  专家:舆论迅速转向理性,在自媒体时代“具有标本意义”

  核心提示

  “桥坚强”事件的曝光,让旧时那种桥墩基座采用木桩支撑、与现代造桥工艺有着显著差别的建桥法走进了广大读者、网友视野,并旋即成为舆论热点。随着认知的深入,先前指责大桥建设系“豆腐渣”、“偷工减料”的拍砖声,也逐渐被认同声取代。这种由感性到理性的转变,正是当前网络热点事件发生、发展的一次完美演绎。

  “具有标本意义。”国内权威传播学专家、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助理、博士生导师张志安接受本报采访时说,对网络事件,我们不能苛求每一个网友都用较高的知识储备去理性评判,但权威信息的快速披露,总能促使舆论转向理性,这就是已然来临的自媒体时代显著特征。

  A

  心路历程:从不明真相“拍砖”, 到得知真相恍然大悟

  引发社会热议的这起事件,缘起网友“@自由人重生”在12月6日12时23分发布的一则微博。

  这则带有质疑内容的微博被大量转发后,“@自由人重生”于当天20时33分在微博上说,“该信息来自群里,请不要轻易相信!本人正在查找群里首发信息的朋友!有消息明天会及时告诉大家!本意是希望本地人能够证明信息是否真实!”

  随后的一个多小时内,“@自由人重生”先后针对潇湘晨报、财经网据他微博所发的微博进行回应,再次声明“信息来自群里,请不要轻易相信!”

  在查询到原始照片来源于作家王耀平的博客后,“@自由人重生”于当晚10时发布了关于罗山大桥的第6篇微博,介绍说“事情有了初步结果!此桥是罗山浉河上的一座坚强的桥!据说已经有80年的历史。网友们详情请看:罗山浉河上的老桥依然屹立!”

  随后,“@自由人重生”还在微博公布了王耀平的博客地址链接。

  “@自由人重生”的这一转变,与不少网友的心路历程相比,可能更快,也更彻底。

  昨晚8时30分,“@自由人重生”通过私信受访时说,“从刚看到图片的刹那间,心中就有一种担心,对建筑工程质量的担忧。现在四处频发的建筑工程倒塌的现象,联想看到的图片。有一种使命感,让我去做。那就是求证图片的真实性!”

  “这个事件,让我学习到了不少知识!也知道了今天的钱塘江大桥同样使用了如此的精湛技术!”“@自由人重生”说,“最后我的感触是,媒体的敬业,当地政府的迅速反应,让事件能够很快大白于天下了!为你们喝彩,为政府唱赞歌!”

  “真相犹如真理,不怕公开,不怕争论,谣言止于智者!希望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媒体,我们的政府能够以此事为契机,进一步让信息畅通,把一切谣言扼杀!”他说。

  B

  事件思考:开放的网络可畅谈,但批评也需要理性

  除对大桥建设的认同外,不少网友还对这次网络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以及外界反应的巨大变化,进行了深思。

  正如网友“@李某人宁缺毋滥”所说,在碎片化的信息时代,基于事实的独立思考和判断是做人的根本原则和底线,在转发微博时要慎之又慎。

  记者查询大量网友评论发现,基于“网络可以畅谈,但批评也需要理性”认知的声音相当多,成为此次“桥坚强”事件的主流声音之一。

  网友“管仲骈乐毅”:险些诬赖好人!

  网友“Quentin”:我们在柬埔寨也碰到过。工厂搞雨季防波堤,水泥桩接了3根还打不到底。后来看了皇宫和码头的木桩,两百多年还好好的,就全改木桩了。

  网友panda:湿木可立万年,水泥不过百年,钢锭也不过千年。前面说人家豆腐渣工程,骂错了就得认!

  网友[我本疯子]:陇海线上有一座钢梁桥(正线),现仍在使用,比利时修建,至今103年,为木桩基础。切勿人云亦云。

  网友Laka:刚爆料的时候一看是木头桩那个骂啊,现在事实弄清了,大家也要勇敢承认是我们误会他们了。

  网友仙人掌:松木是干千年,湿千年,不干不湿一两年,在南方自古以来水坝的地桩都是松木做的。只要这些松木桩在水里,比那些裸露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牢多了。这些最基本的知识,现代许多人都不懂,真是无语。

  C

  专家观点:舆论转向理性 需政府权威信息及时跟进

  实际上,像此次“桥坚强”被当成“偷工减料”的网络误传事件,本报于2011年10月10日也曾有过类似报道。

  当时,网友“我在10000”发出了“号外号外:刚才农业路丹尼斯大爆炸,场面混乱”的微博。该消息一经发布,立即引发众多郑州网友关注,但经本报记者多方了解求证,系无中生有。事后,众多被忽悠的网友纷纷谴责谣言制造者。涉事的郑州丹尼斯方面表示,保留追究当事人法律责任的权利,但在当事女孩通过本报诚恳道歉后,未再追究其法律责任。

  昨日下午6时,国内权威传播学专家,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助理、博士生导师张志安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罗山“桥坚强”事件的发生、发展,可以说是当前网络事件由感性到理性的一次成功演绎,具有标本意义。

  张志安说,在网络事件发酵过程中,随着认知的深入,网民感性的声音会逐渐减弱,形成理性共识,但这种网络本身的“自净”机制走向并不稳定,需要权威信息的介入,特别是来自政府部门的声音,“权威信息第一时间发声,舆论就比较容易转向理性”。

  “在互联网催生的自媒体时代,每一个网民在畅所欲言的同时,应当尽可能保持理性,也并非完全没有边界,但网友的知识结构不同,我们无法也不能苛求他们对待每一个人、每一件事都必须保持充足的理性。”张志安说,公众有集体记忆、刻板印象、感性思维,他们根据自己的常识去判断、去质疑,这很正常,“毕竟当前‘不信任’仍是国内互联网的基本态势”。

  “我也注意到,这次罗山县政府部门的反应就挺快,信息披露也很及时,公众质疑可以说被及时化解,这就是一次成功演绎,值得其他网络热点事件当事人、单位学习。”张志安说。

 

作者: 记者李岩首席记者何正权通讯员李鑫
pic
  • 上一篇: 少女盗同学家钥匙 邀商贩“上门收购”家电
  • 下一篇: 信阳宝莲常宝马4S店因拖欠工程款遭农民工堵门
  • 发表评论   告诉好友   打印此文  收藏此页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推荐文章

  • 当前没有记录!
  •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1-2008 河南经济与法制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为 河南经济与法制 www.hnjjgc.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豫ICP备05002582号
    投稿信箱(E-mail):keguangz@126.com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人员招聘 - 在线投稿 - 合作伙伴 - 添加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