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书屋就像家门口的老师,我种地膜花生遇到不懂的问题,就到这儿找答案。”5月7日,在信阳市平桥区邢集镇罗楼村农家书屋,记者碰到了这里的常客——57岁的张贵全。他告诉记者,以前种植地膜花生,是靠经验种,花生产量不如别人的高,自从有了农家书屋,就常常去书屋阅读,书上讲的农业知识让他受益匪浅,这两年花生的产量也在逐渐提高。
在罗楼村,经常来农家书屋“充电”的可不止是张贵全一人,就连村里的留守妇女们也时常来看养生类的书,学习怎样更好地照顾家里的老人和小孩儿。如今村里打牌的人少了,在农家书屋“取经”、“淘宝”、寻找致富门路的人多了,看书、上网查阅、听讲座成了村民生活的一部分。
像罗楼村这样的农家书屋,在平桥区还有很多,据了解,近年来,该区高标准建设了18个乡镇图书馆,并试点建设了村级图书馆,目前已建成农家书屋(社区图书室)50个,建成27个村级图书馆,藏书涵盖各个门类,并全部实现了免费对外开放。该区在搞好硬件建设的同时,还组建了专业化的图书管理队伍,制定完善了各种规章制度,强化了制度保障,并通过整合文化资源,推进乡镇文化站和公共图书馆一体化建设,利用图书馆平台开展农村公民道德教育和远程农业科技服务等活动。现在,图书馆、农家书屋不仅为农民提供了新的致富门路,还让当地群众从书中学到了不少科学文化、医疗保健等方面的知识,成为农民科技致富、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平台。
pi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