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出自哪里?”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描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
10月18日,郑州图书馆新馆一楼多功能厅里,8岁的王昊宇正紧张作答。
当天,一个名为“我是国学小状元”的公益活动正在这里举行,包括王昊宇在内,省内外近40名5至12岁的孩子前来参加。活动还原古代科举考试,设置了“乡试”、“会试”、“殿试”3个环节,传统文化功底扎实,就有机会当“状元”。
王昊宇是郑东新区聚源路小学的学生。课余,他经常听妈妈张玲讲《老子》、《三字经》这些国学经典。
“国学小故事教会了昊宇尊敬长辈,待人和善,等等。”张玲说,“咱中国人讲究‘诗书传家’,国学经典就像一盏明灯,带领孩子向善、向上。”
基础知识试题全部答对、古诗词理解过关后,王昊宇和其他14名孩子进入国学经典背诵环节。
轮到自己上台了,王昊宇接过上一位选手的话筒,两人相互行礼。在台上站定后,他朝台下深鞠了一躬,在悠扬的古筝曲中背起了《笠翁对韵》,童音稚嫩、抑扬顿挫。
“孩子们对礼仪很重视,这本身就是传统文化浸润的一种体现。”这次活动的评委、郑州大学文学院教授罗家湘欣慰地说。
受比赛时间限制,王昊宇没有背完,影响了成绩。“《论语》不是讲‘其争也君子’吗,你能勇敢上台,就已经是‘状元’了!明年第二届比赛,欢迎你还来考‘状元’。”活动举办方、开封聚协昌博物馆馆长郭鹏笑着鼓励他。
pi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