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多年过去了,范长江的音容笑貌犹在眼前。一个普通的小山村,却永远与现代中国的新闻巨子、新中国新闻事业的开拓者范长江连在一起——
芦庄村民的期盼:建立范长江纪念馆
中国记协以范长江名字命名的新闻奖——范长江新闻奖,已成为中国新闻界的最高奖,他创建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协会的日子(1937年11月8日)被国务院确定为中国记者节。
11月5日,第14个记者节前夕,记者走进范长江殒身的确山县瓦岗镇芦庄村,与当地村民一起追忆范长江,看到这个小山村的喜人变化,触摸到了质朴村民的时代心跳。
敬仰范长江
从驻马店市南行18公里至确山县城往西20公里到瓦岗镇,再从瓦岗镇向南8公里就来到一个丘陵环抱、两河相交的小村庄——芦庄,这里就是当年范长江劳动改造及井中遇难的地方,也就是当年的中国科学院五七干校所在地。
在五七干校大门前五六十米处,是当年范长江经常挑粪浇灌的菜园子,菜园旁边原有一口深7米、直径为1.4米的水井。这里就是1970年10月22日晚批斗会后范长江的殒身地。
如今,水井早被填平,菜园子也变成碧绿的麦地,当地村民在水井东侧建起一个范长江纪念亭。
记者来到纪念亭时,村民黄大虎正在用自己的铲车义务为大伙儿整修纪念亭前的生产路。黄大虎看到纪念亭里有落叶,把铲车停下,拿来一把扫帚轻轻地掠去,直到干净。
芦庄村党支部书记杨林说,这么多年来,范长江深深地存留在村民心中。男女老幼,时不时会提起范长江这个让他们悲哀同时又骄傲的名字。人们一直以各种形式怀念范长江。去年七八月份,村民自发出资建起这个范长江纪念亭。自此,村民黄大虎每月初一、十五总要来进行祭奠。树也有情,纪念亭旁的树也朝范长江殒身的水井方向倾。
记者留意到,纪念亭旁的那棵棠棣树果然树头朝着西北的水井方向,可能就是杨林所说树也有情吧。
种药材走富路
芦庄村是个不大的小山村,1090人,不足1200亩地。
当年五七干校时,芦庄村比周边的乡镇都热闹,医院、学校、储蓄所等一应俱全,甚至比周边乡镇用电还早。
经过历史的风风雨雨,往昔热闹的医院、学校、储蓄所等一扫而光,所幸还剩下五七干校几十间破落不堪的房屋。值得一提的是,范长江当年所住的那间房屋至今保护完好。
芦庄村青壮年人基本都外出务工,中老年人留守照顾家庭生活和生产,都或多或少种植夏枯草、白花蛇草、半枝莲等中药材。中药材种植是芦庄村的一大特色。
水井北侧是村民李俊法的地,儿子、媳妇带着两个孩子外出务工,全家七八亩地由他与老伴耕种。他种了近6亩夏枯草。
他与老伴在地里绷了一根绳子,认真地沿着绳子一棵棵栽下,然后浇水、封土。栽完这一趟,再栽下一趟,一点也不马虎。用李俊法的话说,只有种好,才好管、好收。
村民张二妮在夏枯草苗地里起苗,准备栽种。她说,家里有小孩,只种了3.5亩地。
杨林告诉记者,这几年中药材价格比较平稳,每年每亩夏枯草收入三四千元,基本每家每年都有上万元的进账,李俊法家年收入两万多元。
杨林说,芦庄村种有近600亩的夏枯草、白花蛇草、半枝莲等中药材,有些农户干脆连种植带收购,既方便了乡亲又增加了收入。
朴素的梦想
范长江,我国现代新闻史上最杰出的新闻工作者之一。他第一次在国内报纸上公开报道了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最早公开使用了红军的称谓;他最早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真相;他是第一个采访红色延安的国民党南京政府统治区的中国记者。
新中国成立后,范长江在任人民日报社社长期间,做了大量开拓性的工作,就党报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如何及时转变办报思路、更好地发挥党报作用探索出了新路,党报坚持真理、恪守党性、说真话、贴近群众、加强评论、服务大局、服务人民、加强舆论监督、掌握宣传时机等优良传统都在这个时期得到了继承和发扬。
范长江这个一代新闻巨子殒身芦庄,是时代的产物。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芦庄村应该感谢范长江。
那个纷杂的时代,让芦庄村这个普通的小山村与新闻巨子范长江连在一起。
杨林坦诚地对记者说,希望人们记住范长江在五七干校这段历史,希望后人记住范长江。那段历史的印记,目前仅余五七干校几十间破落不堪的房屋,健在的知情者也不多了,真诚希望上级部门能在五七干校旧址建设一座范长江纪念馆,于历史、于社会、于我们都大有益!
近期,《新快报》记者陈永洲利用新闻采访权违法乱纪行为,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中国记协严厉谴责,并要求广大新闻工作者始终坚持新闻党性原则,牢固树立和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继续深化“走转改”活动,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严格遵守法律法规,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舆论监督权利,自觉维护新闻工作者的良好形象。
我们该如何铸造铁肩,担负起时代的道义?
杨林的话,代表了芦庄村全体村民,应该可以代表全国人民的心声:新闻人当如范长江!
范长江为党的新闻事业奋斗的理念和奉献精神,永远值得新闻人传承和光大。
<!--EndFragment-->
pi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