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郑州9月25日电 (记者甘泉)自从村部被改造成农民办事服务大厅,群众遇到社保、民政、户籍等事项,足不出村就可以办理。记者日前在河南平顶山采访发现,随着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服务力量下沉,农民也能越来越多地享受和城市一样丰富便捷的公共服务。
住在山上的叶县常村镇西刘庄村养殖户赵松家的水井今年夏天干涸,他养的130多只羊眼看就要没水喝了。他心急火燎来到村里的办事大厅——西刘庄村党群服务中心,找到当时正在值班的村党支部书记刘随伸。接到反映,刘随伸随后就骑着摩托车跑到40公里外的县城,找到水利局反映情况,当天下午罐车就将水及时送到。刘随伸还押下身份证,借来水泵为另外几个养羊户解决了水困。
西刘庄村党群服务中心是原来的西刘庄村村部所在地,中心每天安排有村干部、大学生村官、乡计生专干等轮流值班。办事大厅提供包括社保、民政、土地、计生、户籍等17个代理服务项目。这里还集中了卫生室、警务室、资金合作社等公共服务机构。
刘随伸说:“年轻外出务工农民生活节奏快、时间金贵,而留守老人出门办事不方便。现在,农民迫切需要有人给他们办各种‘芝麻琐事’。”
基层党组织过去偏重管经济、管党务,服务意识不足,与农民对公共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形成矛盾。为适应这一变化,2013年以来,平顶山提出党建有形化,改造村部提升为党群服务中心,通过这一有形的服务载体,为农民提供各类便民服务。
目前,平顶山建立以财政投入为主,并整合各部门农村公共服务资金等多元化经费保障机制,各级财政投入6200多万元,建起党员群众综合服务中心202个、服务站1762个,对农村地区基本全覆盖。
通过办事大厅农民办事流程改变,也带动基层干部服务理念跟着转变。叶县城关镇一名村党支部书记说,以前农村办事都是半夜往村干部家跑,白天找不着人,往往不会空手去,常带点烟酒,也惯坏村干部作风。现在,群众都去服务大厅办事,公事公办,一声谢谢就够了。
村干部们道出三个变化:一是“一人忙变众人忙”。过去村民大小事找村党支部书记,现在有事去大厅;二是“走读干部”变“坐班干部”,从周一排班到周五,群众随时来中心,随时能找到人,而且要首问负责;三是不能不作为,不敢乱作为。过去干部办事随意性强,现在要求你办的事项明明白白写在墙上,对谁都一个标准。
平顶山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段君海说,如果把基层党组织比作农村社会的电脑主板,搭建服务的实体平台,就像给它装上“服务芯”。通过这个平台,向上承接下沉的服务资源和服务力量,向下创新服务方式、拓宽服务范围,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释放出更强大的活力。
pi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