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民政厅近日公布称,今年已清退不合标低保对象近7万人。一个多月以来,已有青海、海南、内蒙古3个省份通报今年清退不合标低保对象超过26万人。(新浪网12月7日)
低保即最低生活保障的简称,又分农村低保和城市低保,是我国制定的基本保障性制度之一。根据统计,目前全国城乡低保对象达到7400余万人的规模,基本将符合条件的对象纳入了进来,可以说这一政策对保障低收入人群的基本生活起到了极大作用。但政策在实行过程中,也逐渐显现出一些问题,其中“骗保”现象尤为突出。
一个多月以来,青海、海南、内蒙古3个省份通报今年清退不合标低保对象超过26万人,按照这样的规模来估计全国范围内不符合低保对象的人数的话,数量之大可想而知。根据数据显示,2014年3季度我国城市、农村低保平均标准分别为每人每月401元、216元。看似金额很“小”,不过一旦乘以大量不符合低保的人数,其数值是亿、乃至十亿,这样的损失不是一个小数目,关乎到困难群体生存的“大”问题。
我国现行低保制度存在的问题集中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办理机制不完善,存在大量“人情保”“关系保”,导致一些实际困难的群众反而无法申请到;二是公示不透明。少数人内部就能决定低保指标的归属,民主评议、公示制度成了摆设;三是审批不严。一些上级部门不深究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审批变得有名无实,导致将群众的补贴资金非法占为己有,低保成了“官保保”;四是一保“终”生,缺少复查。当家庭人口、收入和财产状况变化时,低保家庭应报告,上级部门应复核,这样的动态管理才能确保及时将不符合的对象剔除。
针对低保不公现象,的确有必要进行一段时间的集中清理, 但在清理过后,如何有效地杜绝现象复发才是关键。确立监督主体,建立畅通的监督渠道,完善信息公开机制,通过以上措施,才能保障低保制度的健康运行。(罗云苼)
pi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