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政府 ·河南省人大 ·河南省政协 ·河南文明网
河南省重点新闻网站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风云人物 | 法制视点 | 消费权益 | 安全生产 | 百姓留言 | 记者观察 | 文化娱乐 | 医疗卫生 | 电子报刊
地市频道: 郑州 | 许昌 | 漯河 | 安阳 | 鹤壁 | 濮阳 | 济源 | 焦作 | 商丘 | 开封 | 三门峡 | 洛阳 | 平顶山 | 周口 | 驻马店 | 南阳 | 信阳 | 新乡
征稿启示  [2015年02月24日]
  位置: 河南经济与法制 >> 洛阳 >> 地方新闻 >> 正文
用生命践行忠诚—— 追记宜阳县公安局民警张绍伟
 更新时间:2017-3-21 19:21:48  点击数:3232
【字体: 字体颜色

 没人想到,拖着一条伤腿跑遍全县大小村庄,推动宜阳县“一村一警”工作持续走在全市前列的好民警张绍伟,会倒在工作现场;没人想到,仅仅过了6天,年仅40岁的他医治无效以身殉职,永远离开了他心爱的公安岗位;没人想到,他倒下时,手中还紧紧攥着一份“一村一警”工作材料;没人想到,他的办公桌上还有一张早已过期的体检单……

  2016年12月19日,宜阳县公安局治安大队副大队长张绍伟,工作中晕倒在办公室,被送往医院抢救。12月25日,在与“死神”搏斗数日后,他未来得及留下只字片语,便匆匆离开,以身殉职。

  他走了,留给战友的是“一村一警”的宜阳模式,是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敬业精神;他走了,留给群众的是一份份不能忘却的温暖;他走了,留给妻儿的是一抹深藏心底的柔情……

  近日,市公安局党委决定在全市公安机关开展向张绍伟同志学习活动,号召全市广大公安干警以张绍伟同志为榜样,牢记使命、拼搏进取,创新实干、勇于担当,确保全市政治稳定和社会治安大局持续平稳,为我市加快推进“9+2”工作布局、加快实现“四高一强一率先”奋斗目标做出应有贡献。

  倒下时手中还攥着工作材料

  2016年,是张绍伟从警的第16个年头。参加公安工作以来,张绍伟一直奋战在基层一线。2010年任宜阳县公安局治安大队副大队长以来,张绍伟负责全县各派出所基层基础建设和“一村一警”工作。

  去年12月19日,得知市公安局到宜阳县公安局指导“一村一警”工作,正在休假的张绍伟主动放弃休息时间,在办公室汇报讨论工作时,突然晕倒。

  张绍伟倒下得很突然。让同事记忆最深刻的,是他倒下时手中紧紧攥着那份“一村一警”工作材料。

  只有全身心投入,才能理解那份不舍与眷恋。宜阳县公安局局长张磊强说,宜阳县“一村一警”工作一直走在全市前列,并形成了“一村一警”的宜阳模式,这与张绍伟的辛勤付出密不可分。

  去年8月,在全市深化“一村(格)一警”工作宜阳现场会上,宜阳县的“一村一警”工作经验,受到市公安局和全市基层公安机关的充分认可,并在全市推广。

  张绍伟短暂的一生,因其深刻的内容得以延长。

  最近,宜阳县公安局已开始筹划成立专职社区辅警中队,最大限度发挥“一村一警”警务工作站的效能,开展治安巡逻、纠纷调解、宣传引导、信息收集、服务群众等工作,保一方平安。这,是张绍伟的新年目标。

  如今,他的战友们正努力工作,朝着他的目标前进。

  两个多月跑遍全县大小村庄

  去年11月,一个干净整齐、设备齐全的警务工作站落户上观乡王沟村。从那天起,村民补办身份证、户口簿,再也不用走几十公里的山路;谁家有事,喊一声村里的辅警就能上门帮忙……

  如今,全县347个行政村都享受到这样的“福利”。张磊强说,这是“一村一警”工作的实效,也是张绍伟不懈努力的成绩单。

  去年“一村一警”工作开展以来,张绍伟多次到外地学习先进经验,几乎每天都到乡镇指导警务工作站建设。他制定和规范了该项工作的管理制度、考核办法、工作计划等,明确了警务工作站民警、辅警的职责。在短短两个多月时间里,他跑遍了全县的347个行政村,并逐一确定了“一村一警”工作警务工作站布点。

  张绍伟平时话不多,却是调解矛盾的一把好手。他知道,村子里的一些矛盾冲突直接影响着村子的社会治安。想解决这个“顽疾”,需要警务人员常年驻村,但驻村的人要是不熟悉情况、没有威信力,工作还是不好开展。

  经过反复研究、调查、讨论后,张绍伟和同事制定了“1+x+1”的“一村一警”模式。“1”是指中心警务室专职民警,即在每个乡镇挑选村情复杂的1至2个村设置中心警务室,由派出所民警担任中心警务室专职民警,专做基层基础工作;“x”是指驻村工作站专门辅警,每个中心警务室下辖若干个警务工作站,由村里多名有威信、熟悉情况的人来担任驻村辅警,辅警在专职民警的领导下专门负责所包村庄的基层基础工作;另一个“1”是指县公安局局直联系民警,对治安状况复杂村的警务工作站,派驻一名局直联系民警,任该村的党支部第一副书记或村委会主任助理。

  有了“土生土长”的辅警,家家户户的情况都能清楚了解,宣传起各类安全知识也更便捷,还能快速化解各种矛盾纠纷;有了分工明确、各有所长的三级警务人员,既共享了信息,又有效减小了违法犯罪案事件的发生概率。

  通过“1+x+1”这种全新机制,宜阳县公安局实现了警务重心的前移和警力资源的下沉,变以往的“大水漫灌”为如今的“精准滴灌”,收到了良好实效。

  2016年,宜阳县双抢案件同比下降141.7%;盗窃案件同比下降14.9%;诈骗案件总量下降5.75%,社会治安持续向好。这,与张绍伟在全县推行建立的“1+x+1”的“一村一警”模式密不可分。

  “跑跑腿就能帮老百姓解决问题,值!”

  张绍伟是出了名的“驻村大户”,常常为了村民家里的小事来回奔波。如今,张绍伟走了,但他留给群众的那一抹温暖还在延续。

  2016年12月27日,赵保镇东赵村的65岁老人赵锁,一大早便翻山越岭赶往宜阳县殡仪馆,参加张绍伟的遗体告别仪式。

  5年前,一场突如其来的重病夺走了赵锁儿子的生命,让赵锁失去了依靠。张绍伟得知后,为他送去了800元现金和一些生活用品。从那以后,张绍伟隔三岔五往赵锁家里跑,帮他做饭、洗衣、收拾屋子。

  “绍伟从来没嫌过俺们麻烦,谁家有事儿打个电话他就来帮忙。这几天,他电话老没人接,俺们就打到办公室找他,才知道……他这一走,俺们心里空落落的。”想起张绍伟帮助他的点点滴滴,赵锁抑制不住眼角的泪水。他说,现场很多群众都曾被张绍伟帮助过。

  张绍伟心软,看不得父老乡亲作难,不管谁家有事,一个电话,他都跑前跑后,帮助解决困难。跑得多了,很多不知情的村民都以为张绍伟是驻村民警,而他也总是乐呵呵地替村民跑腿,一来二去,“驻”的村也越来越多。

  香鹿山镇甘棠村12岁的聂双利,如今正坐在明亮的教室里上课。乡亲们都知道,这是张绍伟“多管闲事”管出来的。

  2016年7月中旬,张绍伟到香鹿山镇甘棠村走访时,得知村里12岁的小女孩聂双利,因为没有户口无法上学。看着急得直哭的小双利,张绍伟揽下了这桩“闲事”。

  张绍伟经多方走访得知,聂双利的父母都是痴呆患者,她出生后一直没办理户口,也没有医院出具的出生证明。没有户口就意味着不能继续上学。

  要办户口,就要做亲子鉴定,但这需要几千元费用。张绍伟听说市公安局刑事科学技术研究所能做鉴定,费用也便宜些,便打算自掏腰包让聂双利一家做鉴定。

  考虑到情况特殊,市公安局免去了聂双利家做亲子鉴定的费用。

  当年8月,正值盛夏,为了不耽误聂双利报名上学,张绍伟赶了五六公里路把户口簿送到她的手中,并从兜里掏出200元递给孩子,让她在开学前买件新衣服、买个新书包。看到满头大汗的张绍伟,双利赶紧给他端来一碗放了少许白糖的凉白开水。但她不知道的是,张绍伟的左腿曾受过伤,只要走路时间一长,就会钻心疼。他头上的汗,也是疼出来的。

  其实,这些琐碎的小事儿本不归张绍伟管。但张绍伟总说:“事儿无大小,跑跑腿就能帮老百姓解决问题,值!”

  他是亲人眼中一盏会“自愈”的灯

  说起张绍伟受伤的腿,要回到2005年。当时,张绍伟准备参加全省公安大练兵时,训练中不慎受伤,左腿半月板被摘除;而经常找他帮忙的村民,是在遗体告别仪式上,才听他的家人说起的。

  张绍伟的爱人张利可告诉记者,张绍伟的腿伤不是不严重,但他怕大家担心所以不肯说。有时候疼起来,他整宿都坐在沙发上,抱着左腿,不停地揉。

  虽然张绍伟被鉴定为六级伤残,起码要在家静养一年,但只要电话一响,听到谁家有事儿,他就着急上火,休养了3个月就开始上班。当同事问起他的腿伤时,绍伟总是轻轻一笑说:“没事,已经好了。”

  每天,看着丈夫忙得不可开交,张利可总会唠叨:“工作今天干不完可以明天再干,总要抽点时间管管家里的事吧。”每当这时,张绍伟总是回答:“你知道啥,都像你说的,单位的事谁来做?”

  张利可说,在张绍伟心中,单位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家里的事再大也是小事。其实,张利可知道,丈夫时刻关心着家里的事。

  张绍伟家居住的小区没有物业,房子老旧,有几个楼层的过道灯总是隔一阵子就不亮。因为张利可和儿子怕黑,她无意间跟绍伟抱怨过。后来再有灯坏了,总是过几天就“自愈”了。起初,张利可以为是哪位热心人帮忙修的,后来次数多了,张利可发现这位热心人就是患有腿伤的丈夫。从做饭、修家电,到给孩子检查作业、辅导孩子功课……能为妻子做事,张绍伟无论再忙都不会落下。

  从警16年,在大家心中,张绍伟有着无数的“标签”。在罪犯心里,他是令人畏惧的火眼神探:巡逻时,他从街道上两个可疑人员的细微举动入手,顺藤摸瓜破获了一起系列盗车案;在同事眼中,他是不怕苦不怕累的铁飞人,为了追回村民家失窃的财物,紧追嫌犯跑了一公里多,直到把嫌犯累瘫在地;在群众眼里,他是柔情硬汉,深秋,为救落水儿童,他跳进水渠,在水里、泥里摸了近5个小时……

  生命在闪光中现出绚烂,在平凡中现出真实。张绍伟短暂的一生,是真实的,又是绚烂的。(洛阳日报记者 申利超 通讯员 范进通 任双波 李向鑫 赵利军)

pic
  • 上一篇: 孟津一村民家中现清代匾额
  • 下一篇: 洛阳:紧盯贫困人口形势特点 深耕因人施策助推脱贫
  • 发表评论   告诉好友   打印此文  收藏此页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推荐文章

  • 当前没有记录!
  •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1-2008 河南经济与法制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为 河南经济与法制 www.hnjjgc.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豫ICP备05002582号
    投稿信箱(E-mail):keguangz@126.com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人员招聘 - 在线投稿 - 合作伙伴 - 添加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