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渡沟美景 重渡沟管委会 供图
人民网栾川9月15日电(尚明桢)清晨,阳光抚过万亩竹林,洒下点点金黄,独步其中,清香四溢,闭目凝神,且听竹语沙沙。
拾阶而上,眼望幽谷,一股瀑布如白练垂空而挂,一路跌宕,终得平静。掬一捧山泉,清凉舒爽,酥到心底……这里,是有着“北国江南”之美誉的河南洛阳重渡沟。
重渡沟风景区旅游面积达30平方公里,内有金鸡河、海翠河、水帘仙宫等景区,景点200余个。景区核心区森林覆盖率高达95%,负氧离子含量每立方厘米最高可达6.8万个,年平均气温12.4℃,空气湿润宜人,年舒适期长达9个月。
二十年前,重渡沟村还是豫西一个典型的贫困村。人均可耕地不足3分,且85%为45度以上的山坡陡地,年人均收入不足400元。
1996年至今,当地政府为寻找经济增长点,依托重渡村的自然风光,借助国家扶贫机遇,逐渐摸索出一条“以旅助农、以旅促农、以旅富农”的乡村旅游发展新路子,为山区广大群众找到了一把致富“金钥匙”。
当下,重渡沟景区人流如织,乡村旅游很“火爆”。景区年游客接待量达100万人次以上,年旅游直接收入2.3亿元以上,社会综合收入5.8亿元。重渡沟被旅游界誉为“中国家庭宾馆第一村”和“重渡沟现象”,成功创建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先后获得全国首批农业旅游示范点、全国生态文化村、全国文明村、全国生态旅游示范村、河南省省级旅游度假区,国家中部旅游人才培训基地等多项荣誉。
一业兴带来百业旺。乡村旅游的发展聚了“人气”,也给群众带来了“财气”。
群众搭上旅游便车,发展农家乐。景区家庭宾馆从开发之初的10余家、200来张床位发展到现在的328家、12000余张床位,村民年人均收入达5万元,户均超过20万。
近年来,为了满足游客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重渡沟风景区确立了“规划设计专业化、乡村建筑景观化、服务管理星级化、民宿客群定位差异化、文化特色本地化”五大指导原则,提出了“建设一个有温度的乡村,让游客和村民都幸福”的发展理念,开始了重渡沟精品民宿的发展之路。在政策鼓励和引导下,有28家民宿成功运营,8年来共投入设计资金400万元,群众享受补助200万元。花宿是景区内一家网红高端民宿,自2018年6月营业以来,以其优质的服务和优雅的环境颇受游客青睐欢,年营业收入达150万元以上。
“我们的目标是,老百姓都不外迁,通过旅游产业的培训升级,就地吃上旅游饭。”重渡沟景区总经理刘海峰自豪地介绍,通过发展乡村旅游,重渡沟村群众人均汽车保有量已超过京沪,户均固定资产超过300万元。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重渡乡村旅游发展珠玉在前,周边乡镇10余个村也纷纷“取经”,融合发展。
“跟人家重渡村离恁近,俺村人都去人家那边端盘子,打扫卫生,眼看着人家都富了,大家心里都憋着一股劲儿啊。”仓房村村委主任王青献介绍,2016年仓房村仅有3家农家宾馆,借助重渡沟品牌效应,目前的家庭宾馆数量达到42家,收入也由2016年的户均不足5000元,发展到现在的户均增收30000元以上,村民钱包鼓起来了,村居环境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观念一变天地宽,招商引资兴产业。仓房村三委一鼓作气,于2016年成功引进竹海野生动物园。园区现有东北虎112只,狮子、黑熊45头、猴子50只,梅花鹿80头,小熊猫、猴子50只,孔雀、鸵鸟、鸸鹋115只,红腹锦鸡、鸳鸯、鹅等禽类1200余只,是中原地区唯一一家以散放东北虎和大熊猫驯养为特色的主题园区。2018年以来,园区计划注入资金12.6亿元(已完成投资8.25亿元),力争用3至5年时间,将其建设成集科普教育、旅游观光、亲子度假、野生动物散养救助为一体的大型旅游景区。
企业带动,村企融合,致富之路越走越顺畅。“俺现在一年能赚二十来万。”仓房村翠屏山庄老板娘,55岁的王华群难掩喜悦地说,以前都出去打工,现在游客多了,一家人一年到头基本都在家里忙活“农家乐”,挣钱了也团圆了。
北乡村是昔日一个偏僻落后的小山村,人均耕地面积不足一亩,青壮劳力常年外出打工赚钱。2015年之前,全村129户没有一家家庭宾馆,2016年该村开始发展乡村旅游,目前已发展至62家(贫困户42家)800张床位的规模,守着家平均每户每年就可增收20000元以上。
新南村、王坪村打造130家“铁路人家”,收益也在2万元以上。洛栾高速重渡沟站到重渡沟景区的沿线各村,已发展家庭宾馆637家,其中贫困户发展家庭宾馆70家,年户均增收在1.5万元至10万元不等。
“发展乡村旅游,我们要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全域高质量综合规划,干有导向,干有方向,把这些事干成百姓心上的好事,实事,组织群众深度参与,激发群众活力,提高群众发展自信,劲儿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重渡沟管委会书记张志钦说。
一张“产业兴,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画卷正在栾川大地渐次铺开。(来源:人民网-河南频道 )
pi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