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政府 ·河南省人大 ·河南省政协 ·河南文明网
河南省重点新闻网站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风云人物 | 法制视点 | 消费权益 | 安全生产 | 百姓留言 | 记者观察 | 文化娱乐 | 医疗卫生 | 电子报刊
地市频道: 郑州 | 许昌 | 漯河 | 安阳 | 鹤壁 | 濮阳 | 济源 | 焦作 | 商丘 | 开封 | 三门峡 | 洛阳 | 平顶山 | 周口 | 驻马店 | 南阳 | 信阳 | 新乡
征稿启示  [2015年02月24日]
  位置: 河南经济与法制 >> 洛阳 >> 地方新闻 >> 正文
河南洛阳已进入地质灾害多发期 防治方案正式出台
 更新时间:2015-6-23 19:23:38  点击数:2656
【字体: 字体颜色

  核心提示|昨日,记者从洛阳市国土资源局了解到,2015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正式出台,目前,洛阳已进入地质灾害多发期,31处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已经公布。

    数据|现有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31处,比去年少8处

    “总体来说,经去年治理,今年的重要地质灾害点比去年少了8处。”洛阳市国土资源局地勘科科长李东伟说,洛阳共有13个地质灾害高易发区,9个地质灾害中易发区,4个地质灾害低易发区。经排查,目前,全市发现中型以上地质灾害隐患点83处,其中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31处,类型以崩塌、滑坡、泥石流等为主。

    “这些地质灾害点主要分布在山区、丘陵区和矿区。”李东伟表示,此外,工程建设过程中,因开挖、削坡等活动造成边坡失稳,也有可能引发地质灾害。比如栾川、嵩县、洛宁、汝阳等矿山集中县,矿业活动可能引发崩塌等地质灾害;新安、嵩县、栾川等县的公路沿线可能发生滑坡等地质灾害。

    预测|7月至8月为高发期,汛期暴雨是主要诱因

    “相比去年,今年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较大。”李东伟说,今年1至4月,降水量与往年同期相比显著增加,再结合去年地质灾害灾情、隐患点状况来分析,今年全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面临的形势较为严峻,汛期暴雨、极端降雨天气极易引发泥石流、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

    此外,汛期暴雨是各种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诱因,因此,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为6月至9月,其中7月下旬至8月上旬为地质灾害高发期。

    地质灾害能不能像天气一样被预报呢?

    对此,李东伟表示,目前对于突发性的地质灾害,仍然难以做出准确预报,但市民可以根据一些典型的异常现象,来判断是否将要发生泥石流、滑坡、崩塌等灾害。例如,山区暴雨过后,是泥石流的高发时段,河床、深谷两侧坡度较大、土层较疏松且植被较少的区域,最容易发生滑坡或崩塌等地质灾害;重大地质灾害发生前,较陡的山体或斜坡上,通常会出现较为明显的裂缝,如果已存在崩塌物,说明此位置曾发生过滑坡或崩塌,极有可能再次发生。 措施|目前已对人口密集区域展开隐患调查、排查工作

    据介绍,洛阳市地质灾害隐患点多发生于山区,而在防范灾害方面,栾川县、汝阳县已成为全国地质灾害防治高标准“十有县”,有制度、有机构、有经费、有监测、有预警等。

    下一步,将积极推广这一做法,对受地质灾害隐患威胁的群众逐户落实发放“两卡一预案”,即防灾明白卡、避险明白卡和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避险预案,并配备简便实用的监测预警设备等。

    目前,洛阳正在对各居民点、交通干线、山区学校、重要工程等人口密集区域全面开展地质灾害隐患调查排查工作。同时,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及时准确收集上报汛期地质灾害巡查、监测等情况。

    未来,还将严格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在灾害易发区域内的城镇规划、工程建设等工程选址,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从源头上有效规避地质灾害风险。 提醒|突遇地质灾害不要慌,这些逃生方法需记牢

    暑期来临,不少市民前往山区避暑游玩,而地质灾害多发区恰恰临近山区风景区。如果,在旅途中遇到崩塌、滑坡等灾害时,该如何应对呢?对此,洛阳市国土资源局地质专家给出建议。

    遇到滑坡、泥石流时,要往沟底两侧山坡的高处爬,如果时间来不及,可就地抱住树木,切勿往泥石流下游方向走。

    遇到山体崩塌时,当事人可躲避在牢固安全的障碍物后,或蹲在地沟里,双手抱头或用行李等保护好头部。

    驾车遇塌方时,如果遭遇崩塌、滑坡严重路段,应及时改走其他路线;如遇轻微崩塌、滑坡,且对面有相同车型的车辆驶过,可小心通过,不可强行;通过时突遇新的塌方,一定要保持冷静,在确定塌方停止后迅速下车,按上述逃生方法撤离到安全地带。

pic
  • 上一篇: 洛阳市民着汉服再现古老成人“笄礼”
  • 下一篇: 拓宽扶贫思路加快致富步伐 访宜阳县县长张汉智
  • 发表评论   告诉好友   打印此文  收藏此页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推荐文章

  • 当前没有记录!
  •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1-2008 河南经济与法制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为 河南经济与法制 www.hnjjgc.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豫ICP备05002582号
    投稿信箱(E-mail):keguangz@126.com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人员招聘 - 在线投稿 - 合作伙伴 - 添加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