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政府 ·河南省人大 ·河南省政协 ·河南文明网
河南省重点新闻网站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风云人物 | 法制视点 | 消费权益 | 安全生产 | 百姓留言 | 记者观察 | 文化娱乐 | 医疗卫生 | 电子报刊
地市频道: 郑州 | 许昌 | 漯河 | 安阳 | 鹤壁 | 濮阳 | 济源 | 焦作 | 商丘 | 开封 | 三门峡 | 洛阳 | 平顶山 | 周口 | 驻马店 | 南阳 | 信阳 | 新乡
征稿启示  [2015年02月24日]
  位置: 河南经济与法制 >> 人物 >> 所有文章 >> 正文
鹤壁退休交警义务护送学生过马路 坚持每天站岗
 更新时间:2014-12-18 18:41:13  点击数:2915
【字体: 字体颜色

  人老了,他的身材不再笔直挺拔退休了,交警制服上也没了肩章

    护送过路小学生的责任,依然被他扛在肩上无论严寒酷暑,他都坚持每天站岗

    孩子们的安全才是天大的事

    鹤壁市山城区的马路上,时不时能见到交警在路口指挥交通。而红旗街和春雷路交*口,有一个交警显得与众不同:他没有肩章,背也有点驼了。

    他就是被学生家长称为“校园守护神”的退休交警李应喜。他2009年退休后,仍坚持每天站岗。因为在他的眼里,学生的安全是天大的事。

    现场

    没有肩章的“交警”

    受地形影响,鹤壁市红旗街这条路,显得有些“陡峭”。

    红旗街与春雷路交*口,路中央有个花坛,不宜设置红绿灯。而离路口不远,便是鹤壁市第四小学,小学生们上学放学,大多要穿过这个路口。

    “放心吧,俺这有个尽职尽责的好交警。”昨天上午11点多,在校门口接孩子的马女士说,路口的退休交警李应喜,每天上下学时间都会准时来到,指挥交通,护送学生过马路。

    在路口,河南商报记者见到了这位“交警”:他双肩没有肩章,背也有点驼了,与其他身材笔直的年轻交警形成鲜明对比。

    11点半,随着下课铃响起,不断有小学生走出校门,准备过马路。“爷爷好。”小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向李应喜问好。见有学生过马路,李应喜从容地指挥交通,拉着学生们的手,平稳快速地穿过马路。

    “爷爷再见。”一拨学生安全过去,李应喜紧接着又回到路口准备迎接下一拨学生。等待的司机们,并没有丝毫怨气,放行时反而向李应喜挥手致意。

    有个学生年纪小,李应喜将她直接抱起,此时他的腰更加弯了,但脸上的笑容却一直绽放。

    坚持

    孩子们的安全是天大的事

    1997年,李应喜就在这里执勤,他执著地爱着这份工作。2009年,退休的他不退岗,没有工资,没有肩章,他还是要每天在这里护送每一名过马路的学生,无论刮风下雨、严寒酷暑,从未间断。

    “我每天起床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学生。”李应喜说,在他眼里,学生就是他的精神支柱,学生的安全就是天大的事。

    李应喜今年已65岁,患有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有时候犯病了,他还要坚持上岗,老伴拗不过他,搀扶着她一块站,“我支持他的工作,但生病了还要坚持去指挥交通,我看着心疼。”老伴王丽萍说。

    “学生离不开我,学校的安全也需要我。”李应喜说,听说他退休了,有家长甚至要求由他们发工资请李应喜指挥交通。

    “有他在,我们就是放心。”家长张女士说,李应喜不是只有检查了才会“突击”站岗,他是每天都来,“每天上下学四个时间段,总能看到他的身影。”

    将来

    只要身体允许,会一直干下去

    李应喜的家里也有老人要照顾。他的岳母偏瘫在家十几年,母亲也90多岁,两位老人时时刻刻都需要人照顾,李应喜分身乏术,照顾两位老人的重任落在了老伴身上,“真的是让她费心了。”说到这,这位老人的泪水再也控制不住。

    2012年7月的一天,正在护送学生过马路的李应喜刚把一群学生送到马路对面,就看到一辆失控的中巴疾驰而来,而路口正好有一名小男孩。李应喜迅速上前,一把抓住小男孩,自己却被撞伤胳膊。

    像这样的危险还有很多,但按李应喜的话说,他的眼里只有学生的安全。

    闲暇之余,他还到学校里宣讲交通安全知识,附近学校里的孩子都熟悉他,亲切地喊他“交警爷爷”。

    “我上小学时就是李师傅拉着我的手过马路的,如今我都上班了,他依然站在这个路口。”在路口执勤的协管员李峰说,他要学习“老李”的精神,把接力棒从他手上接过来,继续做学生们安全的“保护伞”。

    “我不图名,不图利,这是一种责任,也是作为一名老交警应该做的。只要孩子们需要,只要身体允许,我会一直做下去。”李应喜说。

    

pic
  • 上一篇: 河南唐河离异父亲狠心卖女获判5年刑罚
  • 下一篇: 17岁男孩被送精神病院后猝死 信阳救助站长被停职
  • 发表评论   告诉好友   打印此文  收藏此页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1-2008 河南经济与法制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为 河南经济与法制 www.hnjjgc.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豫ICP备05002582号
    投稿信箱(E-mail):keguangz@126.com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人员招聘 - 在线投稿 - 合作伙伴 - 添加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