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刘某向王某借20000元,约定2013年底还清,到期后王某催要,刘某归还了10000元之后,王某就再也联系不上刘某。2015年7月,王某向法院提起诉讼,判决生效后,刘某未履行判决义务,王某向确山县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案件进入执行程序,王某与刘某已经失去联系三年之久。承办法官通过总对总系统查询,未发现被执行人名下有车辆、房产信息,其银行账户也只有百余元。四查反馈结果没有足额的财产,被执行人又下落不明,如何执行下去?如何不使法院判决成为法律白条?承办法官和同事一起商讨,决定再次向申请人了解情况,以期申请人能提供更多有效的被执行人下落和财产状况线索。通过仔细询问得知,被执行人刘某大学毕业后,在驻马店市开了一家摄影店,开店期间向申请人借的款,后摄影店生意不好,刘某将店转让,外出打工并更换了手机号码。刘某老家房子多年没人居住,刘某父母搬到驻马店居住。发现申请人了解刘某父母的情况,大家眼前一亮,询问申请人是否能提供刘某父母的现住址及联系方式。
根据申请人提供的地址,执行法官与同事寻找到刘某父母,并向其说明情况。刘某的父母得知执行法官的来意,却说他们也联系不上刘某,刘某外出打工已经多年没有和家里联系,也没回过家。面对刘某父母的不配合,执行法官并没有气馁,而是向刘某父母讲解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后果,告知他们如果构成犯罪的话,刘某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如果情节特别严重,会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同时,刑罚的判处,并不会免除刘某的债务。刘某的父母渐渐认识到刘某的躲避,并不能解决问题,更不会使债务自动消失,反而会使事情更为严重,甚至会构成犯罪时,表示愿意配合联系刘某,积极主动履行债务。当刘某将最后一笔钱还给申请人时,刘某给法院打来电话说:“欠王某的钱都还完了,我是不是可以从黑名单里出来了?是不是又能坐高铁了?不会再追究刑事责任了吧?”得知他的生活会恢复正常,刘某感慨的说“现在是无债一身轻,再也不用为了躲一点债,家都不敢回了。”这起申请人与被执行人失联三年多的民间借贷,最终得到妥善解决。
( 确山县人民法院 蒋艳)
pi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