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在南召县留山镇贺庄村一农户家的施工现场见到褚金文时,树荫下,他正和他的老伙计们吃饭。树荫下弥漫着浓浓的蒜香和小磨油的香味。
“蒜汁捞面条,做起来简单,饭后稍歇一会都能干活儿。”褚金文说。
通过了解,这一农户家建平房。褚金文和伙伴们近日一般早饭后七点赶来上班,晚上七点下班,从家到工地来回奔波30公里。为节约时间,他的建筑队自带炊具,中午自己做饭吃。
褚金文说:“在这干活儿离家有点远。人家慕名联系咱,是对咱的信任。尽管一天两头不见太阳辛苦点,但收入还行。”
今年68岁的褚金文是太山庙乡一位退役军人,1974年在新疆服役,1978年退役。1988年开始,进村两委班子,先后曾担任过民兵连长、副支书、文书、支书等职务,至到2018年换届时主动退出。
“年龄大了,让年轻人干,有活力。”褚金文说。
在职期间,他几十年如一日,始终保持一个共产党员老兵的本色。无论干什么工作,他都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多次受到上级表彰。
“不当村干部后,人闲了,心里都格外着急,总想找个活儿干。看到农村留守老人多,家里小建筑活儿没人干,我就萌发了组个小建筑队的想法。我的想法和本村的几个有技术的军属一说,都没意见,就这样成立了这支十来人的建筑队。”
“平时干活的有七、八个人,咱这个建筑队里有两个老兵,三个军属,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和留守老人户,退役军人户,收费优惠。开始没活干,现在活不断。我们这个老兵建筑队和大建筑队没有可比性,小打小闹,图的方便群众。” 不愧是当过兵的人,褚金文说起话来很有见地。
对此,在毛庄居委会居住的80多岁退休职工张天亮深有感触。他和老伴单独生活,今年四月份老人想改厕,联系几个年轻人,人家都嫌工程量小,挣钱少,来家看看就走了。老人联系了好几个小工程队,人家都不干。
“后来我联系到金文后,人家二话没说,当天就安排工人来干活,三天完工,质量有保证,价钱又优惠。当过兵的人办事就是比别人强。”张天亮说。
褚金文的建筑队因质量过硬,价格合理,慢慢有了小名气。附近村农户纷纷联系他建房。去年他的建筑队先后给冯庄、张沟等村的10多户五保户、贫困户建房,无一质量问题,深受群众和村干部称赞。有人曾经问建筑队受人欢迎的原因,建筑队成员、退役老兵王明付一句话道破天机,他说:“我们都是当过兵的人。”
“咱这个老兵建筑队,人员少,好管理,和大建筑队相比,机动性强,哪里有活儿去哪里,干的都是大建筑队不愿意干的小活儿,因此也格外受民欢迎,活儿多了,收入也高,每人一年能挣个三、五万不成问题。不管活儿大、小,不管干啥,咱都是丁是丁,卯是卯,要对得起退役军人这个称号”。说起自己的老兵建筑队,褚金文满脸的自豪。
供稿单位:南召县太山庙乡政府
pi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