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政府 ·河南省人大 ·河南省政协 ·河南文明网
河南省重点新闻网站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风云人物 | 法制视点 | 消费权益 | 安全生产 | 百姓留言 | 记者观察 | 文化娱乐 | 医疗卫生 | 电子报刊
地市频道: 郑州 | 许昌 | 漯河 | 安阳 | 鹤壁 | 濮阳 | 济源 | 焦作 | 商丘 | 开封 | 三门峡 | 洛阳 | 平顶山 | 周口 | 驻马店 | 南阳 | 信阳 | 新乡
征稿启示  [2015年02月24日]
  位置: 河南经济与法制 >> 人物 >> 所有文章 >> 正文
三门峡:百岁老太谢党恩
 更新时间:2021-3-16 15:09:06  点击数:2947
【字体: 字体颜色

来源: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小萍 王雪红 通讯员 尤黎明 杨展

“感谢党的政策好,百姓都过上了好生活,政府还给我发着钱,想吃啥就买啥,想喝啥就买啥,天天净享福了!”3月14日,三门峡市陕州区张茅乡山口村辛转荣老人高兴地说,年近百岁的她性格开朗,身体健康,耳不聋、眼不花,每天还下地干些农活,远近乡邻都很羡慕她。

从体态、神态到语态看,辛转荣看起来像个七八十岁老人。辛转荣的儿子把老人的身份证、户口簿拿了出来,显示老人出生于“1922年7月15日”,按农村风俗,老人虚岁100岁了。

见记者拿着身份证看,辛转荣忽然提醒说:“身份证上印的时间不对,我是八月初一出生的。”老人的清醒与机敏,令人吃惊。

辛转荣老人一向要强,能干的事儿不让儿女的干,是个“闲不住”的人。她每天都在家做饭、洗衣服、洗绒毯,下地刨中药、挖野菜、管理菜园子。她的女儿刘桃菊说,自己家离娘家只有三里地,有时候回家想给母亲洗洗衣裳,可母亲都说洗过了。“你看,这床上铺的厚绒毯,窗户上挂的红棉帘,一湿水都很沉重,也不知道她是咋洗的!”

“我放到水盆里,一截儿一截儿,慢慢地揉搓着洗嘛。”辛转荣乐呵呵地说。

“早年生活艰苦,母亲养成了俭省习惯,从不浪费一点粮食。有时候,馍皮起霉点了,我们要扔掉,她坚决不让,把馍皮揭了,馏一馏,就吃掉,真拿她没办法。”刘桃菊说。

听到这儿,辛转荣认真地说:“你们是没有受过大苦啊!我是经历过挨饿的人,一点都不敢糟蹋粮食。”

辛转荣回忆,当时她的母亲在家带妹妹和弟弟,她跟着村里的大人们去菜园街吃“舍饭”:设粥的地方有四五个庙院那么大,垒有半人高的灶台,饥民们拿着碗、排着长长的队,等待着分上一瓢小米饭。

辛转荣吃过小米饭后,会再拿个小茶缸,向施粥的人再要点稠小米饭,拿回家,加些水,熬成稀粥。“我吃的是稠小米饭,我妈和妹妹、弟弟喝得是小米汤。”

艰辛生活,坎坷历经,磨练了她硬朗的性格。“我就是爱吃粗茶淡饭,吃饭从不讲究,瞎好都吃。”老人说,她特别爱喝黄面汤,吃煮红薯。她喜欢种菜,平时吃的豆角、西红柿、白菜、萝卜等基本上是她自己种的。

谈起健康长寿,老人说她有个“硬指标”,就是睡眠质量高,“睡觉睡到自然醒”。她一般晚上6点上床休息,凌晨3点醒,能睡八个小时。起床后,先用热水洗脸,再做饭、吃饭。天亮了,拄着拐杖到田间地头、村里村外四处走一走。

如今,辛转荣老人成了村里的“宝贝”,大家都非常敬重她。

“像辛转荣这样的老人除了享受低保金和高龄补贴,每到中秋节、春节等重要节日,还会享受到村集体的特别慰问。今后村干部要做好乡村振兴工作,让村里的老人们享受到更多福利和实惠。”山口村党支部书记刘奎表示。

pic
  • 上一篇: 罗山县法院:法官受聘担任龙山初中法治副校长
  • 下一篇: 西平县公安局领导深入基层公安队伍教育整顿
  • 发表评论   告诉好友   打印此文  收藏此页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1-2008 河南经济与法制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为 河南经济与法制 www.hnjjgc.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豫ICP备05002582号
    投稿信箱(E-mail):keguangz@126.com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人员招聘 - 在线投稿 - 合作伙伴 - 添加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