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政府 ·河南省人大 ·河南省政协 ·河南文明网
河南省重点新闻网站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风云人物 | 法制视点 | 消费权益 | 安全生产 | 百姓留言 | 记者观察 | 文化娱乐 | 医疗卫生 | 电子报刊
地市频道: 郑州 | 许昌 | 漯河 | 安阳 | 鹤壁 | 濮阳 | 济源 | 焦作 | 商丘 | 开封 | 三门峡 | 洛阳 | 平顶山 | 周口 | 驻马店 | 南阳 | 信阳 | 新乡
征稿启示  [2015年02月24日]
  位置: 河南经济与法制 >> 人物 >> 所有文章 >> 正文
南召县太山庙乡杨六 双手“走”出幸福路
 更新时间:2019-12-5 9:03:35  点击数:2852
【字体: 字体颜色

    12月4日上午,走进南召县太山庙乡罗沟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杨六家时,杨六正在用修鞋机给一农民缝修大提包。问他能挣多少钱,他笑呵呵地说:“收他五块钱。每天能挣一块(钱)赚一块,总比没有收入强。”

    杨六的水泥平房位于罗沟村S231路边,他用一个货柜做隔断,房子一部分做生意用,一部分生活用。货柜上摆着摩托车机油、自行车内胎等物品,墙壁上安有空调机,自来水接进了住室和厨房。杨六就生活在这样一个小天地里,有修鞋、修车活了就在家做,没有活时就走村入庄卖蔬菜。偶尔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双手握着小板凳在门前晒晒太阳,散散“步”。

    今年69岁的杨六,两岁时患小儿麻痹症落下个残疾,双腿萎缩弯曲走不成路,自小用两手握着两个小板凳“走”路。因为在家排行第六,当时村登记户口时,把他姓名填写为“杨六”,至今他的姓名仍为“杨六”。按他的说法“姓名是个代号,俺姊妹几个都有大名,我这个小名(绰号)叫的时间长了,也当大名用了,杨六这个名字在俺这里很有名气哩。”杨六的名气大是因为杨六身残志不残。上世纪生产队挣工分时,壮劳力每天挣十分,他凭着敏捷的身手放猪、放牛能挣八分。“别看我残疾,我的身手不亚于正常人”。回忆往事,杨六仿佛回到了从前。尽管也不少挣工分,但生产队经济收入低,难以解决温饱问题。1984年,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分到户后,杨六种地困难,他学会了修鞋、修拉锁、修自行车等手艺,每天坐在路边挣钱。“修鞋找杨六,修车找杨六”成了本村农民的口头语。20年前,他用积攒下的钱买了一辆残疾人自行车改装后,到20里外的市场上批发蔬菜贩卖蔬菜。“这一二十年我用自己挣的钱换了三辆车,原来用的车是用手绞动的,费力,现在是用汽油做动力的。光景一年一年比好,打心眼里感谢共产党和政府哟”。一提到现在的光景,杨六的脸上写满了感激。

    “我的好光景真正是从当上建档立卡贫困户开始的”。杨六说。“政府给我建了新房子,上级考虑到我的小生意,特意把房子建到了公路边,方便我生产生活。当上五保贫困户后,我享受到了危房改造、七改一增、到户增收、光伏扶贫等政策,生活各方面都有保障。我修鞋、卖菜挣个零花钱,生活真的很好,我很知足,感谢党的好政策。人们都说父母亲,要我说还是党和政府亲!”“我总认为,人生在世得有志气,得干活。有党的好政策,我要用我的双手‘走’出幸福路”。杨六对前景充满了信心。

供稿单位:南召县太山庙乡政府

pic
  • 上一篇: 女子突发心脏病 虞城交警紧急开道送医
  • 下一篇: 河南淮滨:顺手牵羊盗取他人3000元身陷囹圄方知晚
  • 发表评论   告诉好友   打印此文  收藏此页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1-2008 河南经济与法制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为 河南经济与法制 www.hnjjgc.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豫ICP备05002582号
    投稿信箱(E-mail):keguangz@126.com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人员招聘 - 在线投稿 - 合作伙伴 - 添加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