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驿城区先后引进投资120亿元的红星美凯龙城市综合体、80亿元的皇家驿站、50亿元的德威电缆新材料产业园等一批大项目、好项目,为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蓄积了能量、备足了后劲。同时,通过今年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和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的开展,全区上下迎难而上、克难攻坚,不断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通过网格化管理等措施,全面提升城市综合管理水平,为群众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为项目顺利落地打下坚实基础。
今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至关重要。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8.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以上,区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区属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5%,区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节能减排、生态环保等约束性指标完成市定目标。
今年以来,区委、区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紧紧围绕“一区两基地三中心”发展定位,重点抓好产业集聚区、练江河片区、中心城区建设和“双创”等中心工作,真抓实干,务求实效,保持了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良好态势。上半年,全区生产总值完成156.1亿元,同比增长8.8%,增速位居全市第一;区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22.9亿元,同比增长9.5%;区属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6.6亿元,同比增长20.7%;区属房地产投资完成29.7亿元,同比增长19.4%。
注重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经济发展后劲得到新增强。突出招大引强,围绕装备制造、农副产品加工主导产业“延链补链”,充分发挥中原分局、华南分局、华东分局等专业招商分局的作用,紧盯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等区域,重点围绕运输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电力电缆装备产业集群、农副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开展有针对性的招商活动,力争签约一批全产业链、集群式重大项目。加快重点项目建设,着力抓好工业、服务业、基础设施建设、民生事业等重点项目,重点围绕新型城镇化、脱贫攻坚、生态环保、交通体系、社会事业等基础性和公益性项目,精心包装,深入对接,力争向上争取政策性项目资金突破10亿元。
注重城市建设,新型城镇化引领迈出新步伐。按照“政府主导、连片开发、整体推进”原则,突出抓好棚户区改造及房地产项目。着力实施61个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加快推进107国道升级改造等17条续建道路、驿城大道等34条新改扩建道路建设,大力实施朱氏河治理等10个市政工程。深入开展“六城联创”活动,完善“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长效机制,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提升城市综合管理水平。持续抓好“双违”整治,营造城市建设良好环境。扎实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强乡镇所在地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达标村和示范村创建活动。
注重工业强区,新型工业化主导创出新优势。切实抓好产业集聚区建设,加大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力度,着力培育新能源、电缆材料、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集群,确保产业集聚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5亿元、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340亿元。切实抓好自主创新,认真落实科技创新政策,用好育优扶强资金,支持规模以上企业创建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注重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依托银泰新能源汽车、德威电缆等行业领军企业,积极争取产业扶持资金,促进行业产品向高端提升。切实抓好企业服务,认真落实上级减轻企业负担的政策措施,充分发挥区级领导、区直单位、驻企联络员和企业“四位一体”帮扶体系作用,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
注重第三产业,现代服务业发展迸发新活力。加快特色商业区建设。按照“一轴四心六区”规划布局,加大皇家驿站核心区建设,完成驿站风情区、滨水休闲区和部分配套居住区主体工程,确保铜山大道、天中山大道、玉兰路建成通车,启动建设练江湖、群众安置房等重点工程,初步形成文商旅综合一体化特色商业区。加快传统商业发展。加大对浙江国际商城、乐山商场等商贸龙头企业扶持力度,加快推进红星美凯龙城市综合体、华康市场升级改造等重点商场市场建设。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重点抓好产业集聚区仓储物流、国药物流、十三香物流园等项目建设。积极发展健康养老、金融保险等高成长性服务业。大力拓展“互联网+”发展空间,鼓励传统商贸企业网上开店、线上交易。加快旅游产业发展,推进金顶山、老乐山等景区开发,搞好景区、景点文化内涵挖掘,提高吸引力和知名度。
在今年的党代会上,该区要求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紧紧围绕“一区两基地三中心”发展定位,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突出“发展第一要务、稳定第一责任、改革第一动力、民生第一目的、党建第一保证”要求,认真落实“五化”工作法,科学运作,求实求效,努力建设富强文明平安美丽驿城,争当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排头兵,在全市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pi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