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弟当年大学毕业后,没有选择父母期待的那样,在县城找上一份固定舒适的工作,而是毅然去追求他向往的“诗和远方”。
往往理想很丰满,可现实却很骨感。初入社会,他选择了在省城开一家书店,希望能从书中淘回“第一桶金”,可能是经验缺乏,销路不畅,两年下来实在再难以为继,不得不关门停业。其间,我们多次关心,他都在电话中告知“很不错”。事后,我们不解,为何当时那么不景气,你还一直“报喜”?他说,既然踏出来了,就得闯,酸甜苦辣自己知道,何必说出来让你们跟着担心,我相信只要能吃苦、敢闯,一定会越来越好的。
后来,四弟南下广州,应聘就职于一家股份制企业,因为先前的苦难经历锻造了他良好的心理素质,也成就了一定的市场拓展能力。短短六年时间,他由一个普通职员,一步步成长为部门经理、区域经理、副董事长,直至被推举到董事长的职位上。问及四弟一路走来的感想,他说,老板没有一个愚蠢的,只要你有能力给他开拓市场,带来财富,他会重用你的。相反,如果你还没刚刚干出一点成绩,就跟老板讨价还价,那是一个大忌!
说到这,我想起了表哥的一个儿子,大学毕业后,进了一家与他所学专业相符的企业,按说应该对专业是一个丰富,干起来不说是如鱼得水吧,也应是顺风顺水,然而,他苦不愿意多吃,活不愿意多干,还经常抱怨公司的种种“不是”,最后在那家公司待不下去了,专业自然也就“报废”,如今快10年了,还是依靠着父母,处处让父母操心。如果“唠叨”几句,他反倒抱怨父母无能,说起这些,表哥表嫂是一脸无奈。
抱怨是无能的表现,而实干则是进阶之梯。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讲过这样一段话:无数人生成功的事实表明,青年时代,选择了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选择了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青年时期多经历一点摔打、挫折、考验,有利于走好一生的路。此话很值得每一个青年深思。当下有一些青年总是抱怨家庭条件不好、社会风气不正、就业环境不理想等,而从来不问问自己付出了多少,努力了多少,真才实学又有多少,试问,纵观古今,哪一个英雄不是经历千辛万苦仍然抱定信念、不改其志,而最终令人仰慕。
有一首歌的歌词唱得好,“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人随随便便成功”。那些心存抱怨的青年人,不要一味沉浸在自我设定的灰色氛围之中,拿出行动来,进入实干中,只要吃得了苦,受得了罪,你一定会发现一个不一样的自己,因为祖国960多万平方公里的锦绣河山为每个人施展才华、创造伟业铺就了广阔的舞台。
河南省正阳县委宣传部 陈 健
pi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