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针对相继发生的民转型、刑转命、民转命案事件,小矛盾、小纠纷激化导致发生严重后果。针对这种情况,河南省西平县公安局党委深刻认识到案事件初期心理疏导的重要性,鼓励支持民警在工作之余学习心理疏导知识,在处警过程中主动为当事人提供帮助,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一、注重心理咨询师队伍建设。目前,该局已有3名民警取得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证书,5名民警取得三级心理咨询师证书,有20余名民警正在参加心理咨询师培训考试。此外,该局还定期对全局民警进行心理疏导培训,聘请专家讲授相关心理学知识,教大家学会察言观色,以揣摩当事人的心理,改变以往公事公办的执法模式,用谈心等当事人易于接受的方式,拉近彼此距离,从而提高心理疏导技巧,从源头化解矛盾纠纷。自去年以来,该局民警通过心理疏导,已避免多起案件的发生。
二、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心理疏导。该局民警在处理日常矛盾纠纷过程中,注重对双方当事人的心理疏导工作,使矛盾纠纷化于无形,取得了显著成效。今年6月份的一天,该局权寨派出所接到报警:辖区大刘堂村委村民牛某和刘某因沼气池发生争吵并打斗。原来,牛某家有一处空地,位于刘某家房子后面。牛某在空地上建了一个沼气池,刘某称沼气池的臭味通过后窗进入到自己家里,熏的非常难闻,两家因此发生争吵。争吵中,刘某打了牛某一耳光,从而两家发生打斗,剑拔弩张,眼看一场血腥案件即将发生。民警迅速赶到现场,弄清事情的前因后果后,民警将该二人带至派出所进行调解。民警从双方当事人产生矛盾的原因及心理症结入手,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谈心的方式从法律的角度阐法释理,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刚开始,双方都互不相让,扬言要和对方死磕到底。民警给双方当事人讲明利害关系,并讲解了打架的成本和后果,以及对双方家庭的影响。经过民警的耐心工作和分析,两人都认识到了各自的错误。一直到晚上九时许,双方最终达成和解协议,握手言和。刘某打人不对,赔付牛某医药费,牛某负责将沼气池密封好,避免气味再散出。通过民警对双方当事人的疏导,避免了一场血腥案件的发生。这些鸡毛蒜皮的琐事,看似小事,但在群众心中就是大事。2013年发生在西平的丁某华特大杀人案,案发原因就是一些邻里纠纷的琐事,双方并无深仇大恨。如若有人早期介入,对当事人进行心理疏导,或许就能避免这起惨剧的发生。
三、定期召开民警心理疏导座谈会。为进一步提高民警的心理疏导水平,该局还定期召开民警座谈会,让大家畅谈自己在工作中利用心理疏导取得成效的案例,学习经验,吸取教训,取长补短,相互提高。随着该局心理咨询师队伍的壮大,全体民警力争做到“发案少、秩序好、群众满意”。我们相信,通过努力,在不久的将来,西平的社会和人民群众将更加和谐。这样,我们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才能更好地维护社会治安大局的平稳,更好地践行习总书记提出的“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要求。
作者:杨德清 刘真
通讯地址:河南省西平县公安局宣传科
pi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