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打击秋季涉牌涉证交通违法行为,全面消除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隐患,切实维护机动车所有人及驾驶人的合法权益,自11月2日起,汝南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分析总结前期涉牌涉证专项整治经验,灵活工作机制,创新整治方式,全力以赴,切实做好涉牌涉证专项整治工作。
一、加强督导力度,提高队伍战斗力。大队加强机动车涉牌涉证集中整治月冲刺阶段的督导力度,严格落实“123”上路巡查模式。一是张稳占大队长带领大队领导小组亲临一线进行整治督导,认真检查民警开具的每一笔单据,处罚是否适当,有无降格处理现象,及时发现整治行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合理调整工作部署。二是大队按照“违法行为每天必查,集中行动每周都有”的工作思路,定期不定期地开展涉牌涉证违法行为专项整治集中行动,并定期对查处情况进行通报排名,评选“优秀整治单位”和“优秀整治个人”,全面提高队伍战斗力和民警的工作热情,从而确保了涉牌涉证专项整治行动的顺利进行。三是大队要求全体民警在执勤过程中坚持理性、平和、文明、规范的执法理念,坚持宣传教育先行,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积极树立交警的良好形象。
二、加强警力部署,提高整治管控力。大队在前期开展涉牌涉证违法行为专项整治工作的基础上,根据掌握的无牌无证机动车分布状况及出行规律,结合秋季季节特点,合理调配警力,采取定点与机动巡逻相结合的方式,扎实打好专项整治工作。一是在城区,以各大商业网点为中心,在前期设置6处固定检查点的基础上,在学校门前增设8处临时检查点;在农村,在城区增设3处交通安全检查点,增加警力投入,重点查纠套牌、假牌、故意遮挡、污损号牌及嫌疑机动车号牌等交通违法行为,围绕“勤务跟着流量走,岗点随着警情设”的思路,实行精细化管理,采取随高峰上岗,疏通完最后一处堵点才能撤岗的动态勤务模式,营造“天天有警力,日日细查纠”的良好氛围。二是大队在122指挥中心成立涉牌涉证监控小组,对套牌、假牌、故意遮挡、污损号牌及嫌疑机动车号牌及时排查发现,对交通监控设备记录的有涉牌涉证违法行为的机动车和驾驶人进行了详细核对,建立了违法车辆统一台帐,并将台帐下发给分属辖区的执勤民警,予以查扣处罚,提高布控、截获嫌疑车辆的快速反应能力,及时查处各类涉牌涉证违法行为。
三、加强部门协作,提高工作机制效力。一是根据涉牌涉证违法行为集中整治方案的要求,大队在前期开展工作的基础上,加强与各部门协作配合,互相沟通信息,组织覆盖全市的协查行动,形成交警与刑侦、巡警、治安、派出所等部门联合行动,在全县范围内掀起涉牌涉证专项整治行动冲刺阶段的高潮;二是积极会同治安、刑警部门对辖区有关企业、社区、村庄和停车场等场所进行全面摸排,重点对补牌补证次数过多的机动车和驾驶人。对已达到强制报废年限、档案已被强制注销但未办理注销登记的机动车、群众举报反映和交通监控设备记录的有交通违法行为机动车和驾驶人等情况进行排查,从中发现、查处使用伪造、变造机动车牌证和无牌无证、报废、非法拼组装等违法行为。
四、加强文明教育,提高宣传力度。大队大造声势,大张旗鼓,全方位、多层次地开展声势浩大的机动车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一是在开展集中行动期间,大队邀请县电视台记者深入整治一线,通过对机动车涉牌涉证违法行为的曝光,广泛宣传无牌无证、酒后驾车等突出交通违法行为的危害及所承担的法律责任,同时充分发挥声、屏、报、信、网五媒一体宣传网络作用,增强集中整治行动月的舆论氛围,并公开举报电话,教育广大群众自学抵制和举报涉牌涉证交通违法行为,积极营造“关爱生命,平安出行”的交通安全氛围。二是大队组织宣传民警深入各大中小企业、客运场站及乡镇,通过发放交通安全宣传手册、悬挂宣传标语、摆放宣传展板等形式,大力宣传涉牌涉证有关法律、法规和专项整治的目标和意义,最大限度争取全社会共同关注、理解和支持。
作者单位:汝南县公安局交警大队
pi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