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春季气温回升,行人、非机动车出行率大幅度提升,相应交通违法行为也随之增多。为一步净化交通出行环境,规范行人和非机动车通行秩序,汝南县公安局交警大队针对部分行人、非机动车驾驶人交通安全意识淡薄的实际情况,在辖区范围内开展了“行人、非机动车”交通违法行为集中整治行动,消除潜在安全隐患,切实保障辖区道路交通环境安全畅通。 一、强化组织领导,制定详细方案。为加强整治活动的组织领导,大队成立了由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勤务副大队长任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组员的整治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孙颖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非机动车整治活动的组织、协调、督导等日常工作。行动针对辖区交通管理工作实际,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电动车登记挂牌行动开展,制定了具体的整治方案,进一步明确整治重点,确保集中整治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形成严管重治的高压态势。按照方案部署,大队各勤务中队结合各自勤务工作开展,制定了详细的网格化执勤方案,将责任落实到人。 二、突出重点治理,形成高压态势。大队一是将所有警力尽可能地安排到路面上,在主要路段增派巡逻警力,增加早中晚高峰时间段路面见警密度,有效纠处路口、路段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二是认真分析行人、非机动车违反信号灯、逆行、不走斑马线等交通违法行为引发交通安全隐患情况和通行规律,突出重点,集中加强人流量、车流量较大的长江路分局门前、泰山路和黄山路交*口、长江路与秦山路以及国道沿线人流量、车流量较大路段的警力部署,对行人和非机动车违法行为进行劝导纠正和警示警告;三是在查处行人、非机动车交通违法行为的同时,组织对电动车信息进行登记,并对三轮车违规载人、酒后驾驶、驾乘摩托车不戴安全头盔、未按规定审验、不按规定悬挂号牌、准驾不符等交通违法行为,依法进行处罚。 三、造声势重引导,提高群众自觉意识。为扩大整治效果,大队采取宣传、整治齐头并进的工作方法,在辖区范围内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一是在加大对交通违法的查纠力度的同时,通过向路口红灯等待区的群众发放交通宣传资料,讲解违反交通规则的危害、解惑答疑等方式,开展现场教育;二是结合电动车登记挂牌行动开展,组织民警、协管员深入农贸市场、农村集市以及外卖、快递、物流等企业聚集地开展宣传活动。三是结合复工复产工作开展,制作20条宣传条幅,分别悬挂至辖区建筑工地,提示安全负责人及务工人员时刻注意交通安全,自觉抵制各种交通违法行为,切实保障自身及他人生命财产安全。四是积极应用广播电视、微信、微博、短信等新媒体宣传面广传播速度快的特点,推送了《轮底惊魂!》《警惕!报告显示摩托车成为我市农村“马路杀手”!》等警务信息,扩大涉及非机动车、行人以及摩托车交通违法行为造成事故案例的教育宣传覆盖面,进一步提高了广大交通参与者的文明出行意识,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 作者单位:汝南县公安局交警大队
pi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