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遏制夏季酒驾交通违法行为多发态势,全力预防和减少辖区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给群众创造安全和谐的道路交通环境,汝南县公安局交警大队从组织领导、严查重处、宣整并举、规范程序四方面入手,全力以赴,全警参战,细致研判,交替整治,利用一周时间在辖区范围内掀起酒后驾车违法行为整治高潮。
一、组织领导,落实责任分工。6月1日,大队召开夏季酒驾整治动员部署会议,会上成立专项整治领导小组,认真总结以往夏季酒驾违法行为发生特点,对比当前交通安全形势,认真查找交管工作的薄弱环节。赵利大队长在会上指出,全体民警要切实提高思想认识和责任意识,积极克服疲劳厌战情绪,发扬连续作战的优良作风,切实提高整治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进一步落实责任分工和各项工作措施,制定详细的整治方案,将严查酒驾违法行为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期间,大队领导亲临整治一线,与民警一同上路查纠交通违法行为,现场督导、靠前指挥,鼓舞了士气,确保酒驾整治行动取得成效。
二、严查重处,形成严管态势。大队根据酒后驾车常发的时段性、区域性特点,不断提升打击酒后驾车的精度。一是细致研判,精确打击。提前组织民警对辖区酒吧、饭店、KTV等娱乐休闲餐饮场所聚集地进行排摸,先后排摸梳理出11个重点整治区域,在重点区域周边对应设立了11处重点整治卡点和交*卡点,采取联勤作业、交替整治等措施,在酒后驾车易发的13时至14时、20时至21时,醉酒驾车易发的22时至次日2时,开展突击整治,切实做到对嫌疑车辆和嫌疑人员的必查、必测,做到“一个不漏过,一个不放过”,坚决杜绝出现“关系案”、“人情案”,不给违法者以任何可乘之机;二是实行全警参战,动静结合的勤务模式,增派2个机动巡逻组,负责重点区域的流动检查工作,发现预备酒后驾驶机动车的驾驶人,及时制止消除酒后驾车违法行为,体现人性化执法服务理念;三是严格督导,建立机制。要求全体执勤民警严格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对酒后驾驶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坚持依法严格从快处罚,对未携带驾驶证的人员,扣留车辆,对其身份证信息进行登记;对有驾驶证的人员要在三小时内将违法行为录入道路交通违法信息管理系统;对于依法扣留的驾驶证,严格按照“四个一律”的要求。
三、宣整并举,营造宣传广度。为使广大驾驶人充分认识到“酒驾”危害性,大队着力从源头上杜绝和减少酒后驾车违法行为,积极营造浓厚的整治宣传氛围。一是坚守“七进”宣传阵地。积极组织民警深入辖区街道、居委、企事业单位等场所,通过发放酒后禁驾宣传资料、光盘,悬挂宣传横幅,张贴宣传挂图,有效提高群众对酒后驾车危害性的认识,并赢得市民对专项行动的理解、支持和配合。二是坚守服务“窗口”阵地。大队在车管、事故处理、违法处理等业务接待大厅和各中队业务窗口张贴“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为了您和家人的安全,请勿酒后驾车”等温馨提示牌或海报,充分利用滚动视频播放近期酒后驾驶典型交通事故案例,让群众从源头上筑牢酒后驾驶的思想堤坝。三是坚守媒体播报阵地。大队积极邀请县电视台新闻媒体记者,在整治行动中随警跟踪采访,对执法现场进行纪实报道,加大对酒后驾车交通违法行为曝光力度,鼓励群众举报酒后驾车交通违法行为,切实发挥社会舆论和监督作用,形成依法严管态势,并专题宣传酒后驾车的危害性。四是坚守酒店劝诫阵地。为力求将酒后驾车现象遏制在萌芽状态,大队专门设计制作了交通安全警示提示牌及张贴画,发放到辖区各大餐饮场所,要求经营者在大厅、包厢等显著位置摆放,鼓励餐饮行业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履行社会公共职责,劝阻驾驶人不要酒后驾车。
四、规范程序,强化自身保护。在查处机动车驾驶人酒后驾驶违法行为过程中,要求全体民警严格按照《交通警察道路执勤执法工作规范》。一是配齐酒精检测仪、约束带、警绳等装备,讲究执法方式方法,使用规范用语,严密执法程序,做好取证工作。二是发现驾驶人酒后准备驾车时,及时制止劝阻,讲清危害,强化教育。三是在查处过程中,强化自身防护,严密防范酒后驾驶车辆的冲卡和驾驶人的无理、冲撞行为的发生。四是与医疗卫生、刑事技术等血液检验机构联合,最大限度地提高血液酒精含量检测的工作效率。
作者单位:汝南县公安局交警大队
pi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