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农忙季节,农村地区拖拉机、低速货车违法载人,面包车超员以及货运车辆人货混装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易发、多发,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为此,汝南县公安局交警大队结合当前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实际情况,突出重点,寻找弱点,采取四项措施,切实加强秋季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控,增强农民群众的交通安全意识,预防和减少秋收农忙时节农村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
一、提高思想认识。大队认真总结、深入查找与整改在农村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及时调整作战思路,对症制定相应的管理举措;同时,要求全体民警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提高对秋收期间的运输保障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始终以“压事故、保畅通”为根本目标,把预防道路交通事故作为交通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二、加强源头管理。一是组织警力对辖区主要道路,特别是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隐患再进行一次深入排查,把发生交通事故频率高、临水、急弯陡坡的路段定为交通隐患管理重点,在科学分析隐患路段存在原因的基础上,制定有效的整改措施,并积极向县政府汇报,督促有关部门快速整改;二是积极完善交通标志、标线、交通安全防护等交通安全设施情况,并对农村地区三轮摩托车、低速载货汽车、拖拉机及其驾驶人进行一次全面摸排,督促广大群众自觉消除车辆隐患;三是加强与气象部门联系,适时调整勤务模式,做好处置突发情况的准备,全力保障恶劣天气下农村道路畅通。
三、加大执法力度。大队结合辖区实际,将警力最大限度的放到路面上,采取固定检查和流动巡逻相结合的办法,突出重点路段和时段,进一步加大对公路沿线村庄和乡镇道路的巡逻管控力度,以拖拉机、低速载货汽车、面包车等重点车辆为重点,严查农用车违法载人、人货混装、超员、超载、酒后驾驶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严防群死群伤事故的发生。
四、加强宣传教育。充分发挥交通违法处理、车管大厅、事故处理大厅以及流动车管等窗口宣传的作用,向前来办理业务的群众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并循环播出警示教育片、交通安全常识等内容;组织民警下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积极开展面对面宣传教育,教育群众自觉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不坐无牌无证、“病”、“废”机动车,不坐低速载货汽车、三轮汽车、拖拉机等非客运车辆,不坐超员、超速车,不酒后驾驶,切实增强安全出行意识和事故防范能力。
作者单位:汝南县公安局交警大队
pi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