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钢市农民将环保写入村规民约
<!--enpcontent-->
本网讯 “爱护古物古迹,守住历史遗存;呵护青山绿水,向往蓝天白云;保护生态环境,造福子孙后代……”这是昨日笔者在舞钢市杨庄乡李楼村采访时看到的由当地村民制定的村规民约。据了解,在舞钢市像李楼村这样,村民自觉把保护生态环境和历史遗存写进村规民约的村庄还有很多。
舞钢市是中国冶铁文化之都,有记载的历史可追溯到2600年前。《史记》所载9大名剑有6大名剑产于舞钢,沟头赵、尖山、石门郭等冶铁遗址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冶铁基地之一,在世界冶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舞钢市依山而建,临水而立,城在山中,水在城中,山水林城融为一体,被誉为“北国小江南”。良好的自然生态,使舞钢市农民养成了保护环境的好传统。近年来,不断升温的农家乐旅游使他们更深刻地认识到,一片水面、一个山头、一棵古树、一座古民居都是乡村旅游的好卖点。
该市在制定新农村建设规划时,不少村民都要求把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纳入村规民约。通过这些村规民约的实施,农民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该市杨庄乡薛庄村有一棵500多年的柿树,为保护这棵古树,村里在修道路时多花费5万余元,让道路绕树而过。在农业生产中,该市大力发展“猪-沼-粮”、“猪-沼-菜”、“猪-沼-果”等生态农业模式,追求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据统计,全市每年减少化肥用量200多吨,为农户创造直接经济效益600万元以上。
不少农民还从遵守生态村规民约中尝到了甜头:不仅居住的环境变美了,还可以坐在家里赚“环境钱”。家住灯台架风景区附近的杨庄乡长岭头村农民潘鲜,依托生态优势在风景区办起了一家“鑫源山庄”农家乐,既能让游客体会亲手采摘瓜果的乐趣,又能让游客尝到独具特色的农家饭菜。一年下来,他的农家乐接待各地游客近万人次,创收10万多元。
pi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