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李杰通讯员宋芳芳
“检察官阿姨,我如实交代,是我用啤酒瓶打的被害人,我错了,我对不起他,对不起我父母,我想回家……”2月12日,在浚县看守所里,犯罪嫌疑人冷某终于低下了头,把犯罪事实全盘托出,并委托父亲与被害人进行和解。
原来,2016年底,17岁的冷某邀请8个同村好友在一家饭店聚餐。几人正在喝酒时,李某和两个朋友一起来找在此吃饭的女朋友苏某。看到苏某与冷某等人在一起吃饭,席间多为男性,李某顿感不悦,于是便与冷某等人发生口角,并且双方还在饭店门口大打出手。其间,冷某觉得自己请客吃饭,李某来故意搅局,年少气盛的他便从饭店里拿出一个啤酒瓶,将李某的头部打伤,血流不止。后经鉴定,李某构成轻伤。
案发后,冷某拒不供认其持啤酒瓶打伤李某头部的事实,但当时在场的其他人均指证是冷某所为。冷某怀恨在心,反而称是在场的同村朋友将李某打伤的,并扬言要打击报复指证他的朋友。
在提审室里,冷某的母亲不仅不对儿子进行劝导,还一口咬定是同村的几个人合谋诬陷其儿子。冷某母亲的护子行为让冷某更加有恃无恐,认为只要自己不承认,检察官也拿他没办法。
“如果冷某始终不认罪,即使判刑了,也起不到教育改造的作用,一想起冷某那冷酷和目空一切的眼神,我觉得我有义务救救这个孩子,不能让他再这样偏执下去。”浚县检察院检察官李莉坚定地说。
李莉和该院未检科的检察官通过社会调查,重点了解冷某家庭教育中的问题。检察官们发现冷某性格冲动、暴躁,其母亲对其十分溺爱,其父虽通情达理,但总是以严厉训斥的方式教育孩子。细心的李莉还发现冷某对其父亲的情感很复杂,他既畏惧父亲,又希望得到父亲的理解和肯定。于是,李莉决定为冷某和其父亲安排一次亲情会见。
会见前,李莉专门就教育方式与冷某的父亲进行了深入探讨,使其认识到自己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改掉平时的严厉训斥,多与孩子沟通,多鼓励孩子。此外,李莉还专门就会见谈话内容给冷某的父亲列了一个提纲。
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当冷某感受到父亲久违的慈爱,父亲看到分离半年消瘦的儿子时,两人拥抱痛哭,亲情在那一刻变得无比温暖。冷某放下了仇恨和偏执,积极认罪悔罪。
pi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