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时秀敏)日前,由河南省新闻道德委员会办公室主办的《河南新闻道德建设》专期刊文,总结推介大别山革命老区党报“精准扶贫看信阳”采访活动。
这篇题为《时机好主题好地点好大别山革命老区党报“精准扶贫看信阳”采访活动效果显著》的文章长达4000余字,详尽地介绍了大别山革命老区党报“精准扶贫看信阳”采访活动的背景、内容、反响及重大意义,既是对采访活动的一次全面总结,又是采访活动产生积极影响的延续和佐证。
大别山革命老区党报“精准扶贫看信阳”采访活动是由省新闻工作者协会、信阳市委宣传部主办,信阳日报社承办的,在《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出台一周年之际开展的大型采访活动。为办好活动,信阳日报社超前策划,报社主要领导带队,分赴大别山革命老区所涉及的兄弟党报,正式向他们发出邀请并得到了积极响应和鼎力支持。活动期间,来自安徽六安、安庆,河北黄冈、随州、孝感、襄阳与我省驻马店、南阳等9家城市党报、9家城市晚报、20家新媒体的社长(总编)及有关负责人参加启动仪式,38家媒体把他们关注的目光投向信阳,用好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聚焦革命老区精准扶贫。活动还倡导并建立了大别山革命老区党报社长(总编)联席会议制度,举办了“弘扬大别山精神”专题报告会。参与采访的各家媒体均先后全文刊发了《大别山革命老区党报联系会议倡议书》,并对“精准扶贫看信阳”采访活动进行不同形式的报道,对信阳脱贫攻坚的好典型、好做法、好经验进行深入挖掘,掀起了集中宣传信阳的热潮。
文章称,这次活动,对于看惯了山山水水的媒体老总和记者们来说,吸引他们的另有别样风情。“走过血雨腥风,革命老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由于历史及现实的原因,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仍然滞后,贫困在大别山区刻下了深深印痕。如今,贫困的阴影正逐渐消退,地处大别山腹地的信阳,在借力政策东风和发挥得天独厚优势的同时,描绘出了产业扶贫、精准扶贫的豫南样本。”
在为期两天的采访活动中,大家先后深入到鄂豫皖革命纪念馆、金牛物流产业集聚区、国际家居产业小镇、信阳高新技术开发区以及光山县电子商务孵化园、槐店乡万亩油茶种植基地和王大湾纪念馆,新县羚锐制药公司和美丽乡村西河湾采访,共同感受红色历史,领略信阳老区改革发展的崭新面貌。他们进工厂,下农村,访农户,一路走、一路看、一路访,亲身体会茶乡的风情,实地感受老区的变化,深入触摸信阳的脉动,用笔头和镜头聚焦信阳精准扶贫,以新闻工作者敏锐、独特的视角,发现亮点,记录变迁。每到一处,都收获多多,感慨良多。
文章指出,这次“精准扶贫看信阳”采访活动真正起到了“聚大别山党报之智,助革命老区脱贫之力”的重要作用。文章援引安庆日报社社长、总编辑刘刚,驻马店日报社社长刘根社、皖西日报社总编辑吴前俊、孝感日报社总编辑胡光辉等人的观点,畅谈此次活动及活动取得的成效,一致认为,此次采访活动与国家加快发展大别山革命老区的思路一致,与大别山地区各个地市党委政府的发展思路一致,与大别山地区老百姓的民生意愿一致,与大别山地区各地市媒体新闻报道的视角一致,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文章以中国记协党组副书记、书记处书记高善罡对此次活动的高度评价“时机好、主题好、地点好”作结。高善罡认为,大别山老区党报、晚报和新闻网站汇聚信阳,共商建立大别山革命老区党报联席会议制度,这是中国新闻界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对于弘扬大别山精神,实现精准扶贫,对于促进大别山地区新闻事业发展,讲好老区富有传奇色彩的生动故事,都具有重要作用。大别山革命老区党报和新闻网站拥有丰富的红色采访资源,有老区人民的信任和支持,有后发的、巨大的优势和潜力。要深入研究挖掘和充分展示大别山的自然资源、旅游资源和文化资源,及时反映大别山在脱贫攻坚进程中的重要变化,使大别山的宝贵资源开发有序,让更多受众了解大别山、热爱大别山、来到大别山。要深入交流,增强引导针对性、推动融合发展、讲好中国故事的做法和经验,提高新闻舆论工作的能力和水平。要针对革命老区媒体发展共同遇到的一些困难和问题,群策群力,共同攻关,促进革命老区媒体携手并进。
pi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