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政府 ·河南省人大 ·河南省政协 ·河南文明网
河南省重点新闻网站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风云人物 | 法制视点 | 消费权益 | 安全生产 | 百姓留言 | 记者观察 | 文化娱乐 | 医疗卫生 | 电子报刊
地市频道: 郑州 | 许昌 | 漯河 | 安阳 | 鹤壁 | 濮阳 | 济源 | 焦作 | 商丘 | 开封 | 三门峡 | 洛阳 | 平顶山 | 周口 | 驻马店 | 南阳 | 信阳 | 新乡
征稿启示  [2015年02月24日]
  位置: 河南经济与法制 >> 驻马店 >> 天中新闻 >> 正文
驻马店市开展“六打六治”打非治违专项行动
 更新时间:2014-9-10 19:28:58  点击数:3129
【字体: 字体颜色

驻马店市开展“六打六治”打非治违专项行动

市民可拨打“12350”举报安全隐患

本报讯(记者苏建威)记者近日从市政府安委会获悉,为进一步规范安全生产法治秩序,坚决遏制因非法违法行为导致的事故,促进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市政府安委会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以“六打六治”为主要内容的打非治违专项行动。

据了解,此次“六打六治”打非治违专项行动的主要内容为:一是打击矿山企业无证开采、超越批准的矿区范围采矿行为,整治图纸造假、图实不符问题。二是打击破坏损害油气管道行为,整治管道周边乱建乱挖乱钻问题。三是打击危化品非法运输行为,整治无证经营、运输,非法改装、认证,违法挂靠、外包,违规装载等问题。四是打击无资质施工行为,整治层层转包、违法分包问题。五是打击客车客船非法营运行为,整治无证经营、超范围经营、挂靠经营及超速、超员、疲劳驾驶和长途客车夜间违规行驶等问题。六是打击“三合一”、“多合一”场所违法生产经营行为,整治违规住人、消防设施缺失损坏、安全出口疏散通道堵塞封闭等问题。

另据了解,此次专项行动分3个阶段进行,到12月底结束。市政府安委会要求,一要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市政府安委会将此项工作纳入年度安全生产目标考核。各县区、各责任部门要把开展“六打六治”作为当前安全生产的首要任务,成立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和办公室,明确负责人和联络员,制订具体实施方案,做好动员部署,落实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做到动员部署到位、责任落实到位、监督检查到位。二要密切协调配合,深入宣传发动。各县区、各有关部门要严格按照明确的工作重点内容与分工开展工作。各级牵头部门要切实履行所属行业检查督查工作的牵头总揽和统筹协调职责,主动加强与相关部门沟通,认真扎实推进;其他相关部门要积极参与配合,层层分解目标任务,确保实现预期工作目标。要深入宣传发动,及时组织报道“六打六治”专项行动先进典型和经验。坚持走群众路线,充分发挥群众和舆论的社会监督作用,发挥隐患排查、举报奖励制度作用,鼓励通过“12350”举报电话举报安全隐患。三要严格规范检查,切实整改隐患。专项行动期间,市专项行动办公室定期组织开展联合执法和重点督查,市、县级政府每月至少开展2次辖区内跨地区、跨部门的联合执法行动。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对涉及刑事犯罪的安全生产非法违法行为一律移交司法机关,不能有案不移、以罚代刑。要创新检查方式,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开展暗访暗查。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中介机构等技术支撑单位的作用,聘请专家开展互检互查、专家会诊等。对检查发现的重大隐患要分级挂牌督办,并跟踪落实整改;对非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和经整顿仍达不到安全生产条件的生产经营单位,要坚决关闭取缔。四要敢于动真碰硬,从严查处事故。专项行动期间,对发生造成人员死亡的生产安全事故的查处要实行挂牌督办。开展典型案例公开审判和约谈警示,配合公检法机关,对企业存在严重非法违法行为或因非法违法行为造成恶性事故的典型案例进行公开处理、审判,强化教育和震慑。对专项行动组织开展不力或行动期间事故多发的地区,逐级开展约谈警示。发生较大事故或发生2起以上一般事故的县区,约谈县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实行“一案双查”制度,专项行动期间,同一企业一个月内发现2次严重非法违法行为的,一律予以关闭,并追究企业主要负责人责任;导致事故的,在追究企业及其负责人责任的同时,依法追究县、乡政府及其负责人责任。对“打非治违”不力,连续发生因非法违法造成较大以上事故的,依法追究地方政府主要负责人责任。

pic
  • 上一篇: 不该让小偷成为反腐“先锋”
  • 下一篇: 正阳小偷反腐生态链:官员不敢报案 警察瓜分赃物
  • 发表评论   告诉好友   打印此文  收藏此页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推荐文章

  • 当前没有记录!
  •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1-2008 河南经济与法制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为 河南经济与法制 www.hnjjgc.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豫ICP备05002582号
    投稿信箱(E-mail):keguangz@126.com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人员招聘 - 在线投稿 - 合作伙伴 - 添加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