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河南频道9月4日电(记者马意翀)2012年12月30日,河南省驻马店市正阳县安局抓获了一个以县处级领导为目标的盗窃团伙。该团伙仅从河南正阳、西平、平舆、唐河等地盗窃的金额就累计高达250多万元,赃物还包括金条、高档礼品等贵重物品。
令人诧异的是,正阳县委书记赵兴华暗示民警修改笔录。于是乎,赵兴华原本100多万的被盗金额神奇地减为6040元。
随着赵兴华被组织调查,这一“多偷少报”的荒唐一幕才被揭开,四名办案民警中的两名警员已被刑事拘留。
随着案情更多细节被媒体曝光,一部情节悬念丛生、看点重重的反腐热剧呈现在世人面前。正应了文艺圈内的一句名言:“生活远比小说和电影更富有戏剧性!”
实际上,所谓“小偷反腐”早已不是一个新鲜话题。此前不久,“专偷厅处级官员”的房云云就曾被一些网民称为“盗亦有道”的“侠盗”。
小偷成为反腐的“先锋”,这样的局面让当地的反腐机构颜面尽失。这件事提醒人们,加强反腐制度化建设刻不容缓。
人们期待官员“不能腐、不敢腐、不想腐”的大气候尽快形成,不再让小偷成为反腐“先锋”。为了这一天的早日到来,包括办案民警在内的权力机关的各个环节都必须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守好自己的那一道门。否则,就是为虎作伥,也是犯罪。
pi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