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政府 ·河南省人大 ·河南省政协 ·河南文明网
河南省重点新闻网站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风云人物 | 法制视点 | 消费权益 | 安全生产 | 百姓留言 | 记者观察 | 文化娱乐 | 医疗卫生 | 电子报刊
地市频道: 郑州 | 许昌 | 漯河 | 安阳 | 鹤壁 | 濮阳 | 济源 | 焦作 | 商丘 | 开封 | 三门峡 | 洛阳 | 平顶山 | 周口 | 驻马店 | 南阳 | 信阳 | 新乡
征稿启示  [2015年02月24日]
  位置: 河南经济与法制 >> 漯河 >> 地方新闻 >> 正文
漯河:描绘“生态绿城”新蓝图
 更新时间:2014-3-12 21:34:39  点击数:3232
【字体: 字体颜色

  林业园林在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有着“一城春色半城水、林茂花艳绿满城”美誉的漯河市,今年高标准编制实施了《漯河林业生态市建设提升工程规划(2013-2017年)》,提出“打造生态绿城,决胜绿色时代”的口号,精心描绘“生态绿城”新蓝图。

  着力构建生态安全体系

  构建生态安全体系,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础。未来五年,漯河市将把生态立市和建设生态市作为发展的主要目标,按照“一心(市中心城区)、两组团(临颍、舞阳两县)、八廊(逍襄路、郾襄路、S241、南洛高速、漯舞路五横生态廊道,京珠高速、107国道、许泌路三纵生态廊道)、多园(围绕10个卫星镇和13个重点乡镇发展生态文化园、科技示范园、休闲采摘园)”的生态格局,以建立完备森林生态系统为主要目的,统筹推进城乡绿化建设,构筑一个覆盖漯河市、分布均衡、结构合理、效益兼顾的森林生态体系,为漯河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绿色支撑和生态屏障。

  倾力打造绿色产业体系

  加快林业发展,实现富民强市是漯河市林业生态建设的又一发展目标。围绕“三区、三带、多园”的林业产业布局,培育壮大临颍杜曲镇,舞阳北舞渡镇、太尉镇,召陵青年镇三大木业加工产业园区;加快建设京珠高速、107国道、漯舞路三大经济林(苗木花卉)产业带;在漯河市范围内,发展生态文化园、科技示范园、休闲采摘园,大力发展梨、桃、葡萄等特色产业。同时,围绕发展壮大苗木花卉、特色经济林基地,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做强做大木业加工业,着力培育木业加工、种苗花卉种植、林果加工等优势林业产业化集群,全面推进漯河市林业产业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发展,实现生态受保护、政府得效益、农民得实惠。

  促进生态文化体系建设

  生态文明作为人类文明的一种新形态,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成果,也是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漯河林业生态市建设提升工程规划(2013-2017年)》提出,通过加强生态文明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和提高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以宣传教育为基础,弘扬生态文化、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道德观为主要内容,动员基础条件较好的森林公园、学校、企业等创建省、市级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形成全面发展的生态文化体系。为此,漯河市将重点推进沙澧河风景区、郝家台生态公园、月湾湖植物园等公园建设,加大林业生态科普教育力度,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丰富公共休闲与科教资源。

  完善支撑保障体系建设

  漯河市将以强化森林资源管理、野生动植物和湿地保护,完善林业防灾减灾、林业良种化、森林公安、林业基层站所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提升漯河市林业科技创新推广能力为主要内容,架构起林业生态市的支撑保障体系。重点围绕河南省生物防治示范区创建,发挥豫中南林业有害生物天敌繁育研究中心作用,开展周氏啮小蜂、白僵菌等生物防治林业有害生物工作,确保漯河市农田林网、重要廊道生态林带不发生重大森林病虫灾害。

  除四大体系建设外,漯河市还将以长江护林体系建设工程、中央财政造林补贴试点工程、湿地保护工程等“十大工程”来提升城乡绿化水平,进一步增强城乡生态功能,提高城市生态承载能力,增加百姓宜居环境“福利”。

  为确保工程顺利实施,加快推进林业生态市提升建设,漯河市还适时出台了《漯河林业生态市建设奖补办法》,对在“三大产业带”区域内发展特色种植和在其他区域内发展规模种植的,按不同额度进行补助。这一政策的出台,必将加快漯河市林业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实现林业增效、林农增收。

  预计到2017年,漯河市拟完成造林16.93万亩,建立城乡森林生态结构优化、林业产业布局科学、人居环境优美的生态格局,率先在中原经济区建成城乡一体、森林环抱,人与自然和谐,具有滨河城市特色的“生态绿城”、美丽漯河。

pic
  • 上一篇: 今年漯河市民政部门将出台一揽子惠民举措
  • 下一篇: 河南漯河市建立“工商联直通车”工作机制
  • 发表评论   告诉好友   打印此文  收藏此页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推荐文章

  • 当前没有记录!
  •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1-2008 河南经济与法制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为 河南经济与法制 www.hnjjgc.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豫ICP备05002582号
    投稿信箱(E-mail):keguangz@126.com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人员招聘 - 在线投稿 - 合作伙伴 - 添加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