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河南频道4月14日讯 大河网报道:2011年1月19日,一声巨响引发的一场安全事故,让有着“豫南礼花第一乡”的漯河市郾城区李集镇终结了百余年的花炮生产历史,积淀多年的美誉也随着爆炸声被震得荡然无存。
作为李集镇的党委书记,刘永红的记忆中永远也磨灭不掉事故发生时的情形,而比处理事故更棘手的问题是,集中在老官田村的5家花炮厂该何去何从?“到任之初,我就琢磨着花炮厂该如何转型。事故发生了,肯定不能再干下去了。”刘永红说。
然而,摆在刘永红面前的问题不单单是四五百工人的安置问题,还有5家建在田地间的厂房该如何处理。花炮厂都有生产的合法手续,强制取缔经营者肯定不干,有的甚至会因停产而上访。
为此,刘永红带着镇财政所所长和信访主任,挨个做企业的工作,同时,他跑县区、进省城,争取企业转型项目。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他的促动下,时隔一年,在发生事故的豫田花炮厂废墟上,取而代之的是七月花烟叶种植合作社,也是漯河市第一家设有党支部的农民专业合作社。
“现在七月花合作社有社员56户,烟叶种植面积6000余亩,辐射带动土地流转达2.1万亩,先前卷炮填药的村民转行从事除草、采烟叶、运烟叶等工作。”近日,刘永红在介绍七月花合作社发展情况时,一直紧皱的眉头才缓缓地舒展开来。
与合作社相隔不远处,市烟草公司投资200万元建成的育苗工场,白色拱顶在春日暖阳下格外醒目。在旁边一眼望不到边的田间里,村民们正打地埂,为种烟叶做准备。与育苗工场遥相呼应的是,在原永顺花炮厂上新建的河南恒隆态生物工程公司,利用废弃的烟生产有机肥料。
“李集镇烟叶已形成了育苗、种植、采烟、炕烟、烟秆综合利用一体化生产示范区。”刘永红介绍说,去年新建炕房132座,新建标准化育苗工场一座,成为全市唯一实现育苗现代化、烟叶集约化的乡镇。
时至今日,老官田村的其他3家花炮厂也被养猪场、养羊场取而代之。曾在花炮厂干活的村民田喜亭,如今也承包了五六十亩土地,建了七八个大棚种植蔬菜,每逢收获季节,他也要雇六七十个工人帮忙。刘永红说:“原来花炮企业只带动老年人就业,现在就业人员比原来多得多,不说那些养殖场了,光烟叶合作社和蔬菜种植就带动好些人。”
据统计,2013年,李集镇完成农业增加值2.5亿元,同比增长6.5%,培育打造了“烟叶、蔬菜、芦笋、蘑菇”四大特色种植产业,全镇春烟种植面积全市第一,并成为全市首批散烟收购试点乡镇之一。
pi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