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漯河11月20日电(王佩)“我现在住的房子足足139平!宽敞明亮,电梯空调啥都有,冬不冷夏不热,水费物业村里都代缴了,每个月每口人还能领50块钱补贴,日子舒坦着呢!”谈起新生活,52岁的李安林有说不完的高兴。
李安林是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邢庄村的村民,5年前他搬进了改造后的城中村回迁区后彻底告别了“都市村庄”的生活。
“过去家家户户都住破瓦房,好一点就住平房。我家好几口人就挤在60平的小房子里。出门就是遍地灰尘,污水横流,垃圾乱堆。哪有现在气派!”作为邢庄村的老村民,这几年的变化让李安林赞不绝口。
邢庄村曾是临颍县城典型的“城中村”。瓦房平房杂乱无序,沿街住户“破墙开店”,到处乱糟糟。面对跟不上城市节奏的现状,如何“突围”?
最好的抉择,是聆听初心的声音和群众的期盼。有着30多年党龄的村党委书记邢俊生敏锐的看到,早改造、早受益,不改造,成罪人。一个党员带头人的使命和担当,最终使他和村两委班子横下一条心,做出了这样的抉择:带领村民苦战3—5年,让邢庄村融入城市发展大格局,变村庄为都市,让4000多名群众过上搬新居、就新业、有活干、有钱挣,能富裕的新生活。
“城中村”改造,村民的思想工作是重中之重。面对改造初期来自全村不同的声音,邢俊生反复向村两委班子讲明一个道理:只要我们党委班子想的是群众的事、想的是村里的长远发展;只要100多号党员齐心协力、走在前面,就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
如何做到群众事情群众做、群众事情群众办?邢庄村党委在发挥自身引领作用的同时,为了保证改造公开、公平、公正,探索成立了全国首家村级自主改造委员会,通过村依法选举,把群众公认、热心公益、办事公道、坚持原则的55名村民推选到自改委组织中,全程参与改造的每一个环节,形成了依靠群众力量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难题的工作机制。
自改委的成立,给了群众发表意见、发挥作用的平台和机会,村民自己算经济账、长远帐,认识到改造是个好事,找到了改造的最大公约数,调动了群众参与改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同时,村党委不断强化“党建+”工作模式,高规格筹建全省首家“村民之家”,致力打造敞开大门,让群众“说事”、民主决议“议事”、高效快捷“理事”的沟通渠道,架起干群联系的桥梁、民主管理的阵地和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舞台,全村85%以上的党员成了各项工作推进的中坚力量,最大程度凝聚了发展合力。
在拆迁过程中,党员干部发挥了“先锋队”作用,许多党员拆到自家的房屋时,二话没说,就把协议签了。还有许多党员主动找到拆迁工作组的同志带头把房子拆了。在党员的影响下,群众纷纷效仿。在邢樱路建设上,曾创造出了1周拆迁43户,1月拆迁1条路的记录。
有了党建这个“火车头”,邢庄村拆迁改造捷报频传。目前,全村已完成拆迁730多户,回迁村民680户、 新建回迁楼25栋,村民实现了统一分房、统一装修、统一供水、统一供面、统一缴纳新农合、统一缴纳物业费;学生上学发放补助、回迁群众发放补助、60 岁以上老人发放补助、贫困家庭发放补助、喜宴寿宴发放补助……走在村里,到处都是喜气洋洋的氛围。
现在的邢庄村,过去的丑陋不见踪影,映入眼帘的是满目繁华:宽敞的邢樱路与南北两侧马头墙交相辉映,黄龙渠南岸高楼林立,各式景观小品点缀其中;村民们享受全天候管家式物业服务的高档社区温馨舒适;如火如荼的各类施工工地上,辛勤的邢庄人在党的旗帜下,正在用汗水描绘着一个更加美丽、更加和谐的新邢庄。(来源:人民网-河南频道)
pi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