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你怎么知道我的电话号码?你是谁?”昨天中午12时许,当信阳晚报记者与销售海鲜的男子取得联系时,对方警觉地问。当天,信阳晚报记者接到本报记者电话后,联合信阳市工商局经检支队、公安部门,准备对不法分子实施抓捕。
5月8日,本报以《低价买回的海鲜 出锅后成了空壳》为题,报道了市民吕婷花300元钱购买海鲜商贩的海蟹和皮皮虾,回家后发现都是空壳的消息。新闻刊发后,不少市民向本报反映也遭遇了这样的事。
“我购买的时候很小心,还专门留了卖海鲜者的联系方式。”昨天,市民刘平给本报打来电话。她说,两天前,她在市中华大道西段见到一男子开着轿车卖海鲜,她就购买了530元钱的海鲜。当时,她让对方留下电话,对方答应了。她发现海鲜是空壳后,多次与对方联系,对方或不接电话,或表示在外地。
“我们已经不在驻马店了。”昨天,记者拨打卖海鲜男子的电话号码,电话上显示对方的电话号码归属地为河北沧州。一名操着外地口音的男子说,他们只上门推销,在任何一个地方都没有专卖店。他们目前在信阳市。
随即,记者与信阳晚报记者部主任孙宪科、记者周涛取得联系。之后,他们立即与信阳市工商局经检支队、公安民警取得联系。
11日中午12时许,信阳晚报记者周涛拨打卖海鲜男子的电话。电话接通后,周涛称自己要买海鲜。对方操着一口并不标准的普通话说:“海鲜已卖完,我们准备去武汉,等下次吧!”
据卖海鲜男子介绍,他来自青岛,一般出门三个月,在一个城市只待两三天,平时不卖海鲜,只有送货的时候顺便做一下推销。这次来信阳已有两天,最近准备离开。
“你咋知道我的电话号码?你是谁?”电话中,对方警觉地问。
接着,周涛再次与对方取得联系,并询问:“有市民说你的海鲜有点儿问题,是不是有这回事?”对方说:“噢!你跟他说我要走了,时间来不及,等我们下次来,换也好退也好。”
当记者询问下次来的具体时间时,该男子表示10天以后,便挂断了电话。
“遇到这种情况,应立即拨打12315。”记者随后又联系我市工商部门的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一些摊贩以低廉的价格批发积压变质的冷冻海鲜,然后流动兜售,市民们要注意识别,别贪小便宜吃大亏。”
pic
|